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WW005)

作品数:24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志红汪凡凡胡湉湉赵琳曾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文坛》《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外语与外语教学》《鄱阳湖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批评生态环境公正生态女性主义比较文学视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力量》中的狮子书写与跨文化生态对话——建构多元文化生态话语被引量:3
《英语研究》2020年第1期21-30,共10页胡志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的阶段性成果。
在美国土著作家琳达·霍根的著述中,动物是常客,有时还成了主角,因而成了作品关注的中心。她时常刻意借助对动物或人与动物间关系的描写来彰显土著文化的生态异质性,开展土著文化与主流文化在环境议题上的对话,以敞亮破解环境困局的土...
关键词:琳达·霍根 《力量》 狮子书写 文化差异 文化对话 
印第安生态批评对托马斯·杰斐逊的多维拷问被引量:1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年第2期396-410,共15页胡志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态批评的理论问题及其中国化研究”(19JJD750005)的阶段性成果
站在环境公正的立场重审主流白人文学、文化生态中的经典作家、经典文化人物及其经典著作,是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托马斯·杰斐逊因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耕主义理想和提出"人生而平等"的自由民主政治原则而闻名于世...
关键词:杰斐逊 环境公正 种族霸权 生态霸权 重构 
生态文学中的季节框架:作用及其生态价值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5,10,共6页胡志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态批评的理论问题及其中国化研究”(19JJD750005)。
本文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研究生态文学中“季节”的作用和生态价值。通过分析18世纪英国诗人汤姆逊的诗歌《四季》和亨利·戴维·梭罗的传记体生态文学经典《华尔登湖》中的季节框架,发现前者中的“季节”是按照自然季节的时序和实际长...
关键词: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季节 作用 生态价值 
崇高、自然、种族:崇高美学范畴的生态困局、重构及其意义——少数族裔生态批评视野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年第2期121-131,150,共12页胡志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WW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态批评的理论问题及其中国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JJD750005)。
本文拟从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的视角重审在西方文艺批评界有着广泛、深远影响的范畴崇高,以充分揭示它与人之心灵、自然和种族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研究发现,在其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崇高一方面过度凸显人之心灵的超自然性,另一方面它又他者...
关键词:崇高 少数族裔生态批评 生态困局 生态重构 生态意义 
美学的身体转向及其生态诗学意义——兼评王晓华教授身体美学研究被引量:2
《鄱阳湖学刊》2019年第5期14-18,124,共6页胡志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
尽管身体美学在中国学界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其学术势头强劲,已迅速从一个美学范畴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美学形态,其理论构建已初见雏形,并成功实现了身体与生态之间的嫁接,以及身体诗学与生态诗学之间的交融。身体美学兴起的直接动因是传统...
关键词:身体美学 生态诗学 生态批评 环境公正 
身体、自然、种族:生态批评与身体美学中的主体性问题被引量:3
《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期274-290,共17页胡志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阶段性成果
主体性既是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生态批评的重要议题。传统美学将灵魂看成起点,并通过打压身体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从而将美学引向危机。身体美学颠倒了灵魂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将身体看成美学之起点,并在对传统美学的批判过程中构建...
关键词:身体美学 环境公正 身体 自然 种族 
生态批评对巴赫金文学理论的绿化与开拓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0期1-8,共8页胡志红 余巧林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生态批评是对引发生态危机文化根源的综合文化诊断和文化回应,其试图通过对文学、文化、甚至艺术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研究,发动人类文化的绿色革命,甚至构建生态诗学体系。其内容庞杂,其中,对现有具有生态取向的文艺批评理论的借鉴与...
关键词:生态批评 理论借鉴 巴赫金 对话理论 绿化 
简析美国黑人文学中水意象的生态文化内涵及其价值被引量:1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年第2期310-320,共11页胡湉湉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13BWW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站在环境公正的立场,透过黑人文化视野、生态,重审黑人文学水叙事及水意象的生态文化内涵,多角度探寻黑人族群振兴的生态文化路径,是黑人文学生态批评的重要议题。本文尝试对美国黑人诗人南斯通·修斯的生态诗歌、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
关键词:黑人文学 生态批评 环境公正 水意象 内涵 启示 
白色的城市,黑色的丛林——《土生子》的生态重释被引量:1
《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56-74,共19页胡志红 胡湉湉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项目号:13BWW005)的阶段性成果
对黑人文学的生态重释是黑人文学生态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黑人作家理查德·莱特的经典小说《土生子》因突出再现了城市环境与小说主人公托马斯·比格悲剧命运之间的内在关联而成了生态热评的对象。站在环境公正立场,透过黑人文化视野,...
关键词:《土生子》 环境公正 生态重释 环境种族主义 
生态批评与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视野被引量:1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7年第2期284-297,共14页胡志红 
作者所主持的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少数族裔生态批评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3BWW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生态批评已发展成为国际性多元文化运动,跨文化甚至跨文明是其正在凸显的重要特征,因而生态批评与比较文学之间存在重要契合,在以'环境'为共同关注中心的前提下可结成学术联盟。比较文学跨文化、跨文明研究关于'求同'与'求异'的理念及...
关键词:生态批评 跨文化 比较文学 多元生态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