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ZW058)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叶当前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州师范学院学报》《中国韵文学刊》《曲靖师范学院学报》《安顺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桐城派互文性《古文辞类纂》交游文体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桐城诗派的两条诗学路径被引量:1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7,共7页叶当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
桐城诗派由姚范、刘大櫆开宗立派,在姚鼐、朱孝纯手中发扬光大,形成奇险与雄奇两条风格互补的诗学路径。奇险支派是桐城诗派的主流,重视学习黄庭坚、韩愈与杜甫,姚范诗作往往以学问为诗,爱用生词僻字,好用事用典,常以虚字入诗,对姚鼐一...
关键词:桐城诗派 姚范 刘大櫆 雄奇 奇险 
南朝送别诗兴盛的文化意义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48-54,共7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ZW058)
南朝的宋、齐、梁三代是中国古典送别诗兴盛的第一个时期,史载送别活动频繁,留存送别诗数量多,体式不断新变,诗歌水平不断提高。从文化诗学角度分析,官场祖饯赋诗的政治化、联句赋别、应制赋别、外交出使饯别作诗、饯送仪式感染情感等...
关键词:南朝 送别诗 文化意义 
桐城派前期作家朱孝纯的生平与交游被引量:4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9,共9页叶当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ZW058)
刘大櫆弟子朱孝纯,交游广泛,一生可以分为京师求学、为官四川、任职山东、任职扬州等四个主要阶段,交游人物主要有康邸旗人幕僚、地方中下层僚吏、画家与文人等,平生与姚鼐、王文治最契,在军功、城工、治河等政绩外,尤重文化事业,在巴...
关键词:朱孝纯 《海愚诗钞》 桐城派 
《梅磵诗话》对风景名胜与文人品题的发掘
《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12期73-75,92,共4页沐向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
韦居安在《梅磵诗话》中多次提及家乡湖州景物,并附有诸多文人的题咏之作。诗人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实践活动中,自然风景之美激发了他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兴趣,并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和创作源泉,诗人品题风景的诗词再现了这类自然景观。随...
关键词:《梅磵诗话》 风景名胜 文人品题 
叶渭清、马叙伦对《嵇康集》的校勘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7-14,共8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编号:13FZW058);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编号:AHSKF09-10D61);安徽省教研项目(编号:2013jyxm578)
叶渭清《嵇康集校记》是《嵇康集》重要的校勘成果。叶氏参校明本及历代选本、注本、类书等文献,并请马叙伦审正,马氏撰写《嵇康集》校勘记予以补正。叶、马二校的区别在于叶渭清侧重不同版本的对校,往往出校诸家异文,而不决是非;马叙...
关键词:叶渭清 马叙伦 《嵇康集》 校勘 
新媒体语境下诗与画的互文性
《安顺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9-21,共3页刘恒臣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FZW058)中期成果
诗与画的关系问题,中西方自古以来就有很深入的研究,德国18世纪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莱辛认为诗与画是异质的,诗与画的媒介与题材不同,并且二者是无法统一和谐的。但在新时期新媒体语境下,诗与画的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互文性增强,...
关键词:新媒体 诗与画 拉奥孔 互文性 
屈原《卜居》与嵇康《卜疑》的互文性解读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5年第4期108-113,共6页叶当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AHSKF09-10D61);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对策研究"(2013JYXM578)
嵇康《卜疑》是拟屈原《卜居》之作,两文互文开放,呈现出从卜问宅基到卜问处世再到愤激质疑世道的轨迹,又各自与所处文化语境互文相生。屈原《卜居》与古代卜辞结构相通,嵇康《卜疑》在结构上仿效《卜居》,在思想上凸显徘徊于显隐之间...
关键词:《卜居》 《卜疑》 屈原 嵇康 互文性 
技巧与精神——邓以蛰和徐复观绘画理论之比较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罗茜莎 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
绘画理论围绕精神与技巧的讨论经久不衰。邓以蛰先生的绘画理论注重笔画,由笔画论气韵生动。徐复观围绕艺术精神论中国绘画里的人生。在色彩上,两人都主张水墨渲淡,但邓以蛰和徐复观分别从艺术效果和绘画者的审美意识角度来论证。在书...
关键词:绘画理论 邓以蛰 徐复观 
桐城派古文家对阮籍《咏怀诗》的接受被引量:2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4期37-44,共8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AHSKF09-10D61);安徽省教研项目(2013jyxm578);安徽省级精品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2008JPK01)
桐城派古文家通过选本、考评、圈点、诗话的方式品鉴了阮籍的《咏怀诗》,从姚范《援鹑堂诗话》的考评,到刘大櫆《历朝诗约选》、梅曾亮《古文词略》、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吴汝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古诗钞》、吴闿生《古今体诗...
关键词:桐城派 阮籍 《咏怀诗》 接受 
桐城派与赠序文体被引量: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7-24,共8页叶当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诗品>;<文心雕龙>之比较研究"(11BZW019)
赠序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包括赠别序、字说序、寿序三种类型,源起于古代赠人以言,兴盛于唐代,字说、贺寿类别体则出现于宋明时期。赠序体类的确立以姚鼐《古文辞类纂》分类序目为标志。桐城派文人追尊姚鼐,溯源辨体,逐渐划定赠序...
关键词:桐城派 赠序 《古文辞类纂》 文体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