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AYY002)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国升方孝坤沙宗元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古籍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汉字徽州文书春秋时期俗字春秋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春秋时期汉字新造字的测查分析被引量:3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95-99,共5页吴国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立项号05AYY002;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主持)系列成果之一
在目前所见出土古文字材料中,共清理出春秋时期新造汉字593个。春秋时期新字创制比较活跃,但新造字在字种总量中的比例较西周时有所下降,反映出汉字系统逐步完善与稳定的历史趋势。新造字中表意类结构占3.86%,形声类结构占95.31%,表意...
关键词:春秋时期 汉字 新造字 
徽州俗字成因探微被引量: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4期87-91,共5页方孝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汉字理论和汉字发展史研究”(批准号:05AYY002)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为黄德宽
徽州俗字来自于徽州古文书,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复杂的文化因素。对徽州俗字进行研究对徽学、文字学都有重要的意义。徽州俗字的产生,既有一般社会历史因素,也有缘于行业用途等因素而形成的特有的书写变异。
关键词:徽州俗字 徽学 徽州文书 
徽州俗字例释被引量: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5-16,20,共3页方孝坤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05AYY002)
徽州文书中有许多俗字,有些俗字几代沿袭,不作改变,这反映了人们在使用文字过程中的惯性和保守性,这对汉字的改革,应该有一定的启示,对汉字学、徽学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徽州文书 俗字 解释 
徽州文书中的人名用字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方孝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汉字理论和汉字发展史研究"(05AYY002)
本文对徽州文书中的人名用字进行分析归纳,找出一些共性,并分析了其中的一些俗字。主要讨论了徽州文书中反映的徽州人名和徽州人名中俗字的特点。
关键词:徽州文书 人名 俗字 
春秋文字字形区域性特征的初步考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89-93,共5页吴国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5AYY002)
春秋文字中,壴、竹、丮等25种字形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点。春秋文字大体上呈现出南方诸国、山东齐鲁诸国以及秦与中原诸国三大区域格局,战国文字的区域性格局在春秋时期已经初露端倪。
关键词:春秋 文字 区域性 
春秋文字发展演变的初步考察被引量:1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2期84-87,121,共5页吴国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05AYY002;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主持)
据目前所见出土古文字材料,春秋时期新造汉字593个,汉字系统进一步趋向完善和稳定,表意构件系统已比较成熟。汉字构形方式系统进一步调整与优化,表意类构形方式的功能趋向更加衰弱,形声构形方式的优势地位继续加强。汉字字形演变存在省...
关键词:春秋 汉字 演变 
春秋文字字形讹变现象的考察分析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3期95-99,共5页吴国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立项号05AYY002)中期成果
据当前所见出土古文字材料,春秋时期发生讹变且有明确线索的字例有宜、穆等25个,其中9个春秋时期即成为定型,7个成为后来形成定型字形的重要中间环节,另9个仅流行于一定时期或地域。讹变进一步增强了汉字构形的系统性,同时也是导致《说...
关键词:春秋时期 汉字 讹变 
徽州俗字的研究价值被引量:2
《徽学》2010年第1期220-226,共7页方孝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汉字理论和汉字发展史研究”(批准号:05AYY002)成果之一
徽州俗字研究,是对传世的徽州文书中出现的汉语俗字的研究。俗字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通俗的字体。本文介绍了徽州文书的收藏、汇集和数量以及徽州文书中的俗字概况,探讨徽州俗字在汉字学、汉语史以及徽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徽州文书 俗字 价值 
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被引量: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74-78,共5页沙宗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5AYY002)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其规范和统一既是本身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汉字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流倾向。但是汉字在社会应用层面所产生的差异性,给系统的规范和稳定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规范化要求与变异性之间的对立,既有汉字自...
关键词:汉字规范 动态平衡性 稳定性 变异性 
春秋时期汉字字形分化现象的初步考察被引量:2
《中国文字研究》2008年第1期201-206,共6页吴国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字理论与汉字发展史研究”(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主持,立项号05AYY002)中期成果
汉字是一个伴随着历史发展而次第产生和累积的系统,基于已有字的字形孳乳分化是汉字系统调整发展过程中构制新字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出土材料为依据,从字形关系出发,结合词例,对春秋时期发生的字形分化现象作了初步考察,清理出有明...
关键词:春秋时期 汉字 字形 分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