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字

作品数:41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国升邓章应李晓丹贾娇燕张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然辩证法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蒲松龄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造字音译与音译新造字的生成与接受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刘祥清 张丽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音译汉化与汉语音译词历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2BYY153)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译音汉字来源,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可细分为选字音译和造字音译。造字音译是一种特殊的音译形式和音译汉化方式,迄今未能得到应有关注。本文尝试界定造字音译的基本内涵,梳理其现有研究,勾勒其发展概况,分析其造字方法、发展分期...
关键词:造字音译 选字音译 音译新造字 音译汉化 
汉字“六书”之外的新造字法被引量:1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96-102,共7页陈文俊 
目前,汉字“六书”之外的新造字法,较为成熟的有比拟造字法、词汇造字法、语句造字法和语段造字法四种。比拟造字法是指比拟已有字形进行类比创造新字的方法,词汇造字法是指将汉语词汇聚合为“词字”的方法,语句造字法是指将汉语短语或...
关键词:汉字 “六书” 新造字法 
佛经新造字“嚫”的职用与字际关系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33-41,共9页韦良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数据库建设及相关专题研究”(13&ZD129)。
佛经新造字“嚫”是为记录“达嚫”()而造,后来其职能逐渐从单纯记音演变为记录布施财物或报施咒愿。“嚫”在文献中字际关系复杂,有异体字“■、■、■、■”和通假字“儭、襯、■、櫬”等。作为译经新造字,“嚫”的使用情况既有特殊性...
关键词:佛经新造字 达嚫 汉字职用 字际关系 异体字 同用字符 
中文有机化学名词草案中的新造字(1908-193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李继萍 姜红军 郭世荣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晚清物理实验的传入与会通研究”(2019NDB079)。
以1908-1932年社会团体和个人推出的各有机化学命名草案中没有得到传承沿用的新造字为切入点,分析其造字思路,呈现出学者们不遗余力对有机名词定名开展的创新性探索工作。各草案对用字争论的过程也促使学者们逐渐关注到有机化学命名逻...
关键词:有机化学名词 命名 新造字 
网络语言流行背景下作文教学的新变化
《作文成功之路》2020年第9期63-63,共1页张烨 
互联网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网络语言日益活跃。因为网络流行语的戏谑感与新奇感,青少年学生很是喜欢,作文中经常有网络流行语的身影。网络流行语活泼,涉及的领域多,比如在一篇名为《网络流行语调查报告》的文章中,作者...
关键词:网络语言 网络流行语 新造字 青少年学生 春晚流行语 新奇感 互联网 作文教学 
百问百答(3)
《咬文嚼字》2019年第10期20-21,共2页郝铭鉴 
可以。工具书中也许查不到“扳手腕”,但并不等于这种写法是错的。掰,音b&i,这是近代的口语新造字,从字形即可看出,其本义是把物体分开或者折断,如“熊瞎子掰苞米”。后引申可指扳的动作,如“掰着手指头数”,其实就是“扳着手指头数”。...
关键词:工具书 新造字 异体字 近代 头数 手指 读音 写法 
考考你的字慧
《江苏教育宣传》2019年第4期32-33,共2页李坚 
1."掰手腕"可以写成"扳手腕"吗?可以。工具书中也许查不到"扳手腕",但并不等于这种写法是错的。掰,音bāi,这是近代的口语新造字,从字形即可看出,其本义是用于把物体分开或者折断,如"熊瞎子掰苞米"。后引申可指扳的动作,如"掰着手指头...
关键词:手腕 工具书 新造字 异体字 头数 手指 写法 口语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大观(论坛)》2019年第6期151-152,共2页陈益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官方文字。历史上对汉字曾进行多次改革,但至今没有走上表音文字道路,这与其性质和特点有关。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汉字文化 中国文化 假借字 新造字 形声字 
字符形成机制中参照点及与新造字的语义关系被引量:1
《励耘语言学刊》2018年第2期91-100,共10页邓章应 陈曼曼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字发展通史”(项目号:11&ZD126);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学单列课题“汉字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影响”(项目号:16GZGX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团队项目“文字学”(项目号:SWU1709128)资助
“字符形成机制”指文字系统中字符形成的原理和方法。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其文字系统中字符按形成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初造字与新造字。文章以甲骨文为材料,讨论了字符形成机制中参照点的类型、构字过程中参照点的...
关键词:字符形成机制 参照机制 参照点 新造字 
关于武周新字通行与消亡的认识
《汉字文化》2018年第24期77-79,共3页柯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周新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字的个数与分期、字形构造与内涵等关键问题上,许多结论已获学界公认。在参考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对武周新字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简述,并引入新材料加以佐证;同时,也对新字...
关键词:武周新字 改字 新造字 武则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