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017)

作品数:10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山青施其生张盛开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静冈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语文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语文》更多>>
相关主题:方言湘语湖南汨罗方言助词语源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汨罗湘语的消极性完成体标记“干”及其语法化路径被引量: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37-142,共6页陈山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B100);汪涵资助项目“湖南方言调查‘響應’计划”
湖南汨罗湘语"干"可充当完成体标记,表示动作消极性完成,后带多量时间成分,协同表达完成及消极义。"干"由消失义过程动词经动相补语阶段虚化而来,其消极义由动词本身的消极结果义滞留所致。"干"的语法化路径与东南部方言消极性完...
关键词:汨罗湘言  消极性完成体 语法化 消失义动词 
汨罗湘语的省合长音被引量:2
《中国方言学报》2015年第1期88-99,共12页陈山青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赣语毗连地带方言语法研究”(批准号10BYY017);2009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湘东北方言体貌助词研究”(批准号09YBB121)资助
汨罗湘语中的常用语气副词'下(都)/也/就'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省去声韵调,其时值合入前字,从而形成一种省略合并型长音。其语音特征是读音延长,多数还伴有变调。'下(都)/也/就'原先的语义仍保留在长音中,主要表示强调、指明、委婉以及容...
关键词:汨罗湘语 长音 省略语气副词 语法意义 特点 
湖南汨罗方言的话题标记助词“硬”及其语法化来源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陈山青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赣语毗连地带方言语法研究”(批准号10BYY017)资助
1."硬"的功能与特点湖南泪罗(长乐)方言的"硬[nioη^(21)]_(阳去)"(对译普通话"啊")常作话题标记助词。如:(1)a.老人家硬好客气!(老人家啊很客气!)b.老人家好客气!(2)a.修条路硬要几万。(修条路啊要几万。)b.修条路要几万。它通过切分...
关键词:话题标记 “硬” 助词 方言 湖南 语法化 汨罗 “啊” 
汨罗湘语中的虚成分“里”“俚”“哩”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06-111,共6页陈山青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0BYY017)
湖南汨罗湘语中的虚成分"里""俚""哩"均读[li],主要有5种功能:代词词尾、形容词重叠式词尾、副词重叠式词尾、语气助词和话题标记助词。它们极有可能是一组同源虚成分,本字都是方位处所义的"里"。
关键词:湘语 汨罗方言 虚成分 语源  关系 
论平江方言的归属被引量:3
《南开语言学刊》2012年第2期44-54,162,共12页张盛开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院奖励费(20-4843)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赣语毗连地带方言语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0BYY017,项目代表人陈山青)资助
位于湖南境内的平江方言,由于"中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均发送气清音"而被定为赣语次方言。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通过对平江方言跟赣语和湘语进行比较来确定其归属。比较结果表明,从各个方面来说,平江方言都显示出跟湘语的类似...
关键词:方言分区 方言特征词 湘方言 赣方言 
湖南汩罗方言的“过”字句被引量:3
《方言》2012年第3期256-260,共5页陈山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17)"湘;赣语毗连地带方言语法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9YBB121)"湘东北方言体貌助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湖南泪罗方言的经历体貌助词有"过_1"、"过_2"之分,"过_1"粘附在词上,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经历,"过_2"粘附在词组上,表示词组所述事态的经历。"过_1"、"过_2"形成三种句式:V+过_1+O+过_2,V+过_1+O,V+O+过_2,三者关系密切,应该是不同层次、...
关键词:湘语 汨罗方言 经历体貌 “过”字句 
湖南汨罗方言的处置句被引量:8
《方言》2011年第2期142-152,共11页陈山青 施其生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0BYY017);2009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9YBB121)资助
湖南汨罗方言的处置句非常丰富,可分四类、14种。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有处置介词"把_1"、"把_2"、处置副词"把_3"和句末表复指的"他"。汨罗方言处置句种类多的原因,在于其保留了汉语表处置语法手段发展过程中五种可能的形式中的四种,而且...
关键词:湘语 汨罗方言 处置句 句法条件 形成机制 
湖南汨罗方言的先行体貌助词“正”被引量:10
《长江学术》2011年第1期100-106,共7页陈山青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0BYY017);2009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9YBB121)资助
文章描写湖南汨罗方言先行体貌助词"正"的句法分布,分析"正"的语法意义,考察其语源及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并推测汨罗及湖南东部湘、赣语毗连地带方言中的"正"极有可能来自客家话。
关键词:湖南汨罗方言 先行体貌 助词  
试论湖南汨罗长乐方言的混合性质被引量:4
《语文研究》2011年第1期56-62,共7页陈山青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BYY017);2009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BB121)的资助
湖南汨罗长乐处湘、赣语交汇地带,方言颇具特色。文章将长乐方言音韵与湘语区的长沙、望城、益阳、双峰和赣语区的浏阳、萍乡、宜春、南昌方言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长乐方言具有明显的混合性质,声、韵、调等均不同程度地共现湘、赣语特点...
关键词:汨罗长乐方言 音韵比较 混合性质 湘方言 
湖南汨罗方言复数人称代词词尾“俚”的语源被引量:7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18-122,共5页陈山青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17);2009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9YBB121〕
"俚"是湖南汨罗方言复数人称代词词尾,由其构成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我俚、尔俚、他俚、佢俚"具有三重意义:复数人称代词义、单数人称代词义及名词义。"我俚"由古有"聚居"义的"我里"衍生而来,"俚"的本字就是"处所"义的"里"。
关键词:湖南汨罗方言 复数人称代词  语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