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60090)

作品数:9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彬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中文学刊》《戏剧艺术》《文化艺术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解散演剧艺术价值艺术表现晋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联演制与中华剧艺社的生存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6-20,共5页吴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13YJC760090);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黄梅戏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SK2017A0339)
中华剧艺社的联演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联合其它剧团的演职人员,以中中华剧艺社的名义进行演出;另一种是联合其它剧团的演职人员,以这些剧团的名义演出;还有一种是以中华剧艺社和其它剧团共同的名义演出。联合学生演剧,把联演推向了...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联演制 话剧 
职业化演剧与市民化创作的互动——以夏衍、曹禺和于伶的剧作为例
《现代中文学刊》2018年第1期47-52,共6页吴彬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批准号:13YJC760090]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为抗战剧运作出了杰出贡献。中艺的剧目建设,以专业作家和编外作家为主。由于作者队伍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剧社的剧目建设和演剧活动。夏衍的剧作,突出族群意识与离奇情节;曹禺的剧作,贴近市民生活...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职业化演剧 市民化创作 
在娱乐中“表现真实的人生”——论杨逵的戏剧观
《戏剧艺术》2017年第4期69-79,38,共12页吴彬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项目编号:13YJC760090);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表演)"(项目编号:2015zytz077)阶段性成果
杨逵是台湾地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剧作是唤醒民众鼓舞民众的精神食粮,是彰显民族意识的一把利器。杨逵以其创作实绩丰富了台湾戏剧文学,更以其广见博识对戏剧功能和舞台演出提出了宝贵意见与建议。杨逵认为,戏剧的功能就是找乐子...
关键词:找乐子 为人生 写实 
人事纠纷与中华剧艺社的解散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51-57,共7页吴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13YJC76009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2013CYS006)
中华剧艺社(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的解散是诸多原因促成的,但内部人事纠纷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一方面是内部成员组织涣散,演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是领导阶层龃龉不合,理事会形同虚设。话剧职业化,必然要求剧团现代化。中...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人事纠纷 解散原因 
论中华剧艺社舞台艺术风格化探索被引量:1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80-89,共10页吴彬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项目编号:13YJC760090);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项目编号:2013CYS0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在演剧方面的风格化探索,为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中艺的风格化演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布景的风格化,二是导演的风格化。从风格化尝试,到风格化的形成,再到把风格化作为传统...
关键词:中艺 舞台艺术 风格化 
人文关怀、历史真实和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晋剧《傅山进京》的文化意义与艺术价值被引量:2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90-96,共7页吴彬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编号:13YJC760090);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表演)"(编号:2015zytz077)
晋剧《傅山进京》是当代戏曲舞台上难得出现的一部佳作。作为原创历史剧,该剧达到了人文关怀、历史真实和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其一,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探讨,主要是通过"征召进京"、"依发辨症"、"谈书论艺"、"金殿谢恩"等场次来展现的。其...
关键词:傅山进京 人文关怀 历史真实 艺术表现 
中华剧艺社创立始末考被引量:2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9-125,共7页吴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13YJC76009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 1949)(2013CYS006)
中华剧艺社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中艺的成立和解散一直是个谜。1941年5月剧社成立到1947年6月解散,中艺存在了6年之久。根据剧社所在地点的不同,其活动可以分为6个阶段。中艺的出现,引领了...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成立 解散 历史功绩 
职业演剧,学术追求——论中华剧艺社的演剧精神被引量: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14-118,共5页吴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13YJC76009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2013CYS006)
中华剧艺社即"中艺",是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它先后活跃于重庆、成都、武汉和上海等地,为抗战剧运做出了杰出贡献。"中艺"成就的取得,与其演剧精神是分不开的。在长达六年的演出活动中,"中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戏剧理想与追求,主要表...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演剧精神 解散 
论传媒在戏剧演出中的运用——以中华剧艺社为例
《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第2期104-109,共6页吴彬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华剧艺社演出史论"(编号:13YJC760090);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话剧社团的现代化转型研究(1907-1949)"(编号:2012-QN-037)
戏剧的发展与传媒的发达是分不开的,能否有效地利用传媒进行操作,直接关系到剧团的生死存亡。抗战时期出现的著名剧团中华剧艺社对传媒的利用主要表现有三:一是举行招待会或发布信息;二是刊登演出广告;三是图片展览。
关键词:中华剧艺社 传媒 演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