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091)

作品数:12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文华李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论坛》《江汉论坛》《学习与探索》《法制与社会发展》更多>>
相关主题:犯罪构成防卫过当犯罪论体系紧急避险适当性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为视角被引量:15
《法学论坛》2015年第5期23-31,共9页彭文华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11YJC820091)的阶段性成果
将危险驾驶行为予以入罪的必要性是相关的危险驾驶行为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危险性,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行性是对相关的危险驾驶行为在认定与取证上具有明确性与可操作性,能确保其受到惩罚。《刑法修正案(九)》将"双超"入罪限定为从事...
关键词:危险驾驶 追逐竞驶 毒驾 怒驾 
论正当防卫限度的重大损害标准被引量:17
《江汉论坛》2015年第7期137-144,共8页彭文华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11YJC820091)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限度的标准修改后,理论与司法实践对之理解并没有脱离原有理论窠臼。防卫过当的本质是防卫权过度滥用。"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与"造成重大损害"是互为一体的。认定防卫过当的形式根据是"造成重大损害"。判断造成重大损...
关键词:正当防卫 防卫过当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重大损害 
我国刑罚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被引量:6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0-111,共12页彭文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项目编号:11YJC820091)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现行刑罚体系的主要缺陷与不足是:刑罚体系缺乏维度,导致刑罚适用张力不足;侧重惩罚力度与社会秩序维护,难以适应现代刑事法治的需要;刑种相对单一,不同刑罚之间衔接不紧密。我国刑罚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改变现有的多元化、含混...
关键词:刑罚体系 刑罚 行政处罚 二元处罚体系 一元处罚体系 
犯罪构成论体系的逻辑构造被引量:4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4期121-143,共23页彭文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11YJC820091)
学界有关犯罪构成论体系的学派之争主要表现为平面体系与阶层体系之争。犯罪构成要件的判断次序不代表犯罪构成论体系的逻辑性,不影响评价结果。根据逻辑推演模式不同,犯罪构成论体系分为分解式犯罪构成论体系与合成式犯罪构成论体系。...
关键词:犯罪构成 逻辑推演模式 合成式犯罪构成论体系 分解式犯罪构成论体系 
人权保障与刑法的非犯罪化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4期75-80,共6页彭文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11YJC820091)
尊重和保障人权既是一项宪法原则,也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任务。中国刑法改革的方向是要侧重人权保障,而非犯罪化是其重要内容。刑法非犯罪化的主要根据包括:该行为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有其他更为有效的替代措施遏制该行为,运用刑罚...
关键词:人权保障 中国刑法 非犯罪化 宪政比例原则 
犯罪客体:曲解、质疑与理性解读——兼论正当事由的体系性定位被引量:10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89-97,共9页彭文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1YJC820091)"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
通说将犯罪客体与民事、经济、行政等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严格区分,并将之限定为刑法分则规定的社会关系的整体,是不可取的。否定犯罪客体在犯罪认定中的作用,缺乏说服力。以法益等替代犯罪客体中的社会关系,并不可取。犯罪客体具有事...
关键词:犯罪客体 事实判断 价值评价 法律关系 正当事由 
紧急避险限度的适当性标准被引量:17
《法学》2013年第3期96-105,共10页彭文华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项目批准号:11YJC820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认定紧急避险限度,"小于说"与"不超过且必要说"均有缺陷。无论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大于、等于还是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只要造成了不适当损害,且社会危害严重,均成立避险过当。判断紧急避险的限度,不应当局限于法益性质、数量、单价等客观因...
关键词:紧急避险 限度 损害 适当性 
犯罪论体系的维度被引量:4
《现代法学》2013年第1期109-124,共16页李晓明 彭文华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犯罪构成论体系比较研究"(10AFX007);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11YJC820091)
犯罪论的事实判断是对外界客观行为的实然认识,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观事实的应然判断,两者应当是协调统一的。行为入罪具有客观规律性。犯罪论的事实判断包括客观事实判断与主观事实判断,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恒定性与可变性。犯罪论的...
关键词:事实判断 价值评价 犯罪构成 犯罪成立 
犯罪构成:从二元论体系到一元论体系——以事实和价值关系论为视角被引量:11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6期96-111,共16页彭文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犯罪构成论体系比较研究"(10AFX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11YJC820091)
根据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或者位阶的不同,主张构建不同的犯罪构成论体系,属于结构合理主义的理论观点,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以事实与价值二元论为基础构建的事实论体系与价值论体系、存在论体系与规范论体系,割裂事实与价值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犯罪论体系 事实判断 价值评价 二元论体系 一元论体系 
罪量视野下犯罪论相关理论问题辨析被引量:5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2-78,共7页彭文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罪量视野下的犯罪论体系诸问题之困境与出路"(项目编号:11YJC820091);赵秉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犯罪构成论体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0AFX007)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现行犯罪论体系诸问题及其原理直接源自苏联,是建立在根据罪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的。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以罪量为充分条件,与现行犯罪论体系诸问题的理论基础存在不协调。德日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与罪量要素存在内在冲突。在...
关键词:罪量 犯罪论 犯罪构成 正当行为 犯罪既遂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