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30169)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国剑更多>>
相关机构:韶关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国语文》《中国文字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补苴例证词语考释辞书训释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悬米”例证补苴被引量:1
《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第1期149-150,共2页谢国剑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项目号:2012WYM_O118)资助;第5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编号:2013M530169)
本文纠正了《也释"悬米"》一文在例证使用上的两点瑕疵,发现了石刻中的另外两例"悬米",并认为此"悬米"是"聚米"之讹。
关键词:悬米 悬釜 聚米 
说“燓”及相关诸字
《中国语文》2014年第1期80-86,96,共7页谢国剑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12WYM_01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3M53016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汉六朝字形全谱"(编号:13&ZD131)的支持
初唐以前,"樊"可借为"燔,"字;"樊"字常写作"樊";后又由"樊"发展作"■"、■、■等形;再后来"■"及其异体则又常常被认为是"焚"的古字。《说文·火部》"焚"字作"燓",疑是时人已不知"燓"及其异体来自焚烧义的"樊"这个事实而造成的结果。清...
关键词:异体 提要 说文 字形 
从中古石刻文献看大型辞书训释之不足——以涉佛词语为例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239-243,共5页谢国剑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2WYM_0118);第5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2013M530169)
中古石刻文献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对中古汉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材料,中古石刻文献往往能为词语语义研究提供传世文献所不能提供的例证,对大型辞书在各方面的修订意义值得重视,是中古汉语研究的宝贵资料。以"道牙"、"诞灵"、"胜侣"...
关键词:石刻文献 词语考释 辞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