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WW026)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岳峰毕凤珊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求索》《国外文学》《河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身份康拉德文化书写丛林身份认同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师范院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策略研究——以盐城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第22期180-182,共3页岳峰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编号11CWW026);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
以盐城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为例,论述地方师范院校国家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实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国家特色专业。
关键词:国家特色专业 汉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方案 
国内比较文学史观建构与比较文学史编写范式研究被引量:1
《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107-112,共6页岳峰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WW026)
国内研究文学史的成果颇为丰富,但冠以"比较"命名的文学史却是凤毛麟角。那么如何看待比较文学史编写与文学史编写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比较文学史观的演变,如何在编撰体例上避免因循守旧,如何构建顺应"对话性文明"潮流的比较文学史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史观 编写范式 阐释体系 
从《奥瑟罗》看莎剧中的非洲人形象建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87-90,共4页岳峰 
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11CWW026)
莎士比亚至少有5部作品涉及了非洲人形象书写,但以《奥瑟罗》中的奥瑟罗形象最为成功。莎翁在这部作品中,刻意将既值得颂扬又应该批判的奥瑟罗形象纳入剧本并对其进行艺术处理,莎翁种族观的两重性在这个"他者"形象上显露无遗。莎翁通过...
关键词:奥瑟罗 文化身份 英国中心主义 
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中“无法埋没”的女性形象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5期82-85,共4页岳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项目编号:11CWW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项目编号:09YJC75107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着重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认为,作者有意识地强化男∕女和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期盼这种充满男性力度的美学风格为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拯救的良药。然而小说叙事主人公近乎独白的叙事方式与自相...
关键词:男权神话 爱德华时代 文化身份 欧洲中心主义 
多丽丝·莱辛非洲题材小说中的非洲文化书写被引量:5
《外国语文》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岳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编号:11CWW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编号:09YJC751076);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多丽丝·莱辛在其非洲题材小说中将非洲文化经历意义的颠覆和重组,试图以充满野性的非洲文化为身染沉疴的英国人开出一剂精神救赎的良药。然而小说叙事主人公近乎独白的叙事方式与自相矛盾的叙事话语,肢解了被其虚构的非洲文化,莱辛文...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文化身份 英国中心主义 
论凯萝·邱吉尔建构性的角色扮演策略被引量: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12-116,共5页毕凤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11CWW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凯萝.邱吉尔戏剧美学论"(10YJC752001)
凯萝·邱吉尔以其建构性的角色设置赋予其剧作独特的社会学意义与美学内涵。角色换装解构了传统社会中男性/女性、白人/黑人、成人/儿童等二元对立模式。角色叠装凸显了个体变化的潜力,并暗示个体这一变化最终会延伸到社会结构以及文化...
关键词:凯萝·邱吉尔 角色扮演 换装 叠装 轮装 
20世纪英国作家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殖民话语被引量:2
《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75-77,共3页岳峰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09YJC751076);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11CWW026)
20世纪英国作家在非洲题材小说中将非洲经历意义的颠覆和重组,他们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殖民者在非洲原始丛林里的罪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度将拯救英国现代文明病症的希望寄寓在非洲乌托邦里,但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欧洲殖民文化表...
关键词:殖民话语 文化身份 英国中心主义 
殖民时代道德拯救与身份认同——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中丛林形象的解构与重构被引量:5
《国外文学》2012年第1期133-139,共7页岳峰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09YJC751076);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11CWW026)的阶段性成果
约瑟夫·康拉德在以《黑暗的心》、《进步前哨》为代表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将非洲丛林经历意义的颠覆和重组,描述成与欧洲文明开化之地截然不同的"另类世界"。显性描写与隐性描写杂糅在非洲丛林形象描写之中,象征欧洲文明的西方白人在非洲...
关键词:爱德华时代 文化身份 英国中心主义 
论康拉德非洲丛林冒险题材的“陌生化”被引量:1
《求索》2011年第8期217-220,共4页岳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WW026);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课题(CX09B-043R);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09YJC751076)
约瑟夫.康拉德在以《黑暗的心》为代表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刻意将大英帝国时期文学中常见的冒险题材纳入其小说并对其进行"陌生化"艺术处理,从而使冒险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或一种陪衬,在隐性层面上则书写象征欧洲文明的西方白人在非洲原始丛...
关键词:冒险小说 爱德华时代 文化身份 英国中心主义 
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中欧洲“空心人”的道德救赎
《文教资料》2011年第34期28-30,共3页岳峰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11CWW02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09YJC751076)
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以《黑暗的心》、《进步前哨》为代表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对被传统殖民冒险小说描写为“棒小子”、“精神饱满、干劲十足”的帝国优秀青年进行了意识形态上的颠覆和“陌生化”的艺术处理,这些灵魂与肉体分离的欧...
关键词:康拉德 非洲题材小说 欧洲“空心人” 道德救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