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52049)

作品数:6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于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外国文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爱伦·坡残缺伦理批判文本日志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裘力斯·罗德曼日志》的文本残缺及其伦理批判被引量:5
《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78-86,共9页于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爱伦.坡小说寓意发生的逻辑界面研究"【项目批号:13BWW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学认知视阈下的爱伦.坡"【项目批号:10YJC75204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No.NUST2012YBXM020】之阶段性成果
在爱伦·坡小说研究史上,《裘力斯·罗德曼日志》因其叙述未及抵达既定的核心故事便宣告结束,成为名符其实的"残篇",其美学价值亦随之被认为是"丧失殆尽"。针对这种狭隘的阐释传统,本文试图通过观照爱伦·坡小说美学的独特肌理将《日志...
关键词:爱伦·坡 《裘力斯·罗德曼日志》 残缺 伦理批判 
《雷姬亚》:“德国浪漫主义转型期”的人文困惑
《国外文学》2012年第3期138-147,共10页于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学认知视阈下的爱伦.坡与南方性"(项目批准号10YJC75204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NUST2012YBXM020)之阶段性成果
P.P.库克在1839年写给坡的书信中首次对《雷姬亚》结尾的艺术性提出质疑,此后,这则被作者本人奉为"最佳"的短篇小说在一个多世纪的接受历程中引起了批评界的众多关注和争论。出于重新阐释之目的,本文拟选取《雷姬亚》批评史上颇具影响...
关键词:爱伦·坡《雷姬亚》 德国浪漫主义 转型 
美国“后殖民中世纪研究”的新成果——《中世纪文学与后殖民研究》评介
《外国文学动态》2012年第4期57-58,共2页于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2049)
伴随后殖民研究范式内部的种种“纠结”日益凸显,特别是其饱受诟病的“英语中心主义”论调以及它在应对“后9·11”地理政治时代之际所表现出来的阐释困境,近十年来,一些美国中世纪学者开始尝试拓展后殖民理论的研究视野,力图使之...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中世纪文学 美国 评介 政治时代 中心主义 批评实践 相对独立 
新世纪国外爱伦·坡小说研究述评被引量:4
《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157-167,共11页于雷 
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学认知视阈下的爱伦.坡与‘南方性’"(项目批准号10YJC75204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0SJD740017);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1YBXM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爱伦·坡小说研究显著呈现出"回归伦理"、"回归创作"及"回归本土"等三种格局并驾齐驱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以往爱伦·坡批评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新世纪的爱伦.坡小说研究凸出文本发生的内在...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 爱伦·坡 小说研究 述评 
西方文论关键词 摹仿被引量:3
《外国文学》2012年第1期105-116,共12页于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5204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0SJD740017);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专项计划资助项目(2011YBXM133)
"摹仿"是西方文艺理论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自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诞生之日起,它经过各个历史时期创作者的实践摸索与批评家的理论雕琢,至今方兴未艾。本文出于论述的可行性考虑,试图将作为实践的文学摹仿活动置于现代西方摹仿理论的建...
关键词:摹仿 奥尔巴赫 摹仿论 托多罗夫 偏离说 后摹仿时代 
爱伦·坡在中国的接受与认知缺失被引量: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于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爱伦.坡与‘南方性’"(项目批准号:10YJC752049)的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0SJD740017);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1YBXM133)的组成部分
自20世纪初,爱伦.坡便开始了其在中国的文学旅行,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他的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新时期对坡的接受以改革开放为地标,无论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突破,但是,总体看来,国内的爱伦.坡批评在方法...
关键词:爱伦·坡 中国 接受 文学认知 印象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