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H018)

作品数:20被引量:16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大华刘平张弛喻春梅杨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警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学术研究》《求索》《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复兴话语知识界中华民族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抗战建国”话语下“学术建国”的讨论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20年第3期79-88,共10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批准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研究(多卷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38年3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第一次将抗战的意义提升到了建国的高度,即抗战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国家重建和民族复兴。因此,《抗战建国纲领》公布后,"抗战建国"迅速成了全面抗战时期的主...
关键词:“抗战建国” “学术建国” 贺麟 
学术研究如何服务于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学术界被引量:6
《史学月刊》2018年第10期43-53,共11页郑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中国学术界以他们的专业知识积极服务于民族复兴。首先,他们对学术研究与民族复兴思潮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其次,他们以自己的研究,对国人最为关心的"中华...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民族自信 中国学术界 民族复兴思潮 
“民族复兴”话语下“抗战建国”的讨论被引量:8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53-63,共11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批准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七·七"事变后亡国灭种的现实危险,推动着自清末萌发、五四前后发展、九一八后形成的民族复兴思潮继续走向高涨,其表现之一,便是"民族复兴"话语下知识界围绕"民族建国"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当时人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即认为抗战与建国是...
关键词:民族复兴 抗战建国 知识界 
论“民族复兴”话语下20世纪30年代的读书运动被引量:4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64-74,共11页刘平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批准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30年代兴起过一场读书运动。读书运动时常有之,而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这场读书运动,是在"民族复兴"的话语下兴起的。发起这场读书运动的是成立于1934年的中国文化建设协会,这是一个具有浓厚官方背景的文化团体,其主要负责人陈立夫...
关键词:民族复兴 20世纪30年代 读书运动 
中国近代“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讨论被引量:11
《浙江学刊》2017年第1期136-147,共12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批准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最早以"民族精神"为题的文章,是1904年发表在留日学生创办的《江苏》杂志第7、8期上的《民族精神论》一文。但在清末民初,"民族精神"一词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更多的是受明治维新日本的影响,用"国魂"、"国粹"、"国性"、"立国精神...
关键词:中国近代 民族精神 民族复兴 中国知识界 
“九一八”后知识界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选择
《求索》2017年第1期37-46,共10页郑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 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长期以来,学术界在研究"九一八"后的这段历史时,研究较多的是1930年代胡适、钱端升、丁文江等人以《独立评论》为主要阵地、围绕"民主与独裁"的争论,很少全面梳理当时的知识界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以及基于此种认识而对民主政治的选择。只...
关键词:“九一八” 知识界 民主政治 抗日 
从“整理国故”到“国故整理”——九一八后中国学术研究的新趋向被引量:4
《史学月刊》2017年第2期62-70,共9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九一八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兴起于五四时期的"整理国故"运动的反思,认为那种为了"捉妖""打鬼"的"整理国故",不利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树立,于是开始从"整理国故"转向"国故整理",即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
关键词:“整理国故” “国故整理” 九一八 中国学术研究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述评
《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01-111,共11页刘平 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项目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不但在民族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激进主义、三民主义等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思潮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在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上力作迭出,从20世纪80年代以研究思想家及其思想为重点转移...
关键词:中国近代思想史 《史学月刊》 学术思想史 
论孙中山的赶超西方思想及其意义
《史学月刊》2016年第11期5-9,共5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批准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古老的中国曾经是“天朝上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都曾领先于世界,但进入近代以后,地位一落千丈,逐渐沦为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因而“赶超”西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孙中山的毕生追求。
关键词:西方思想 现代中国 孙中山 世界 意义 诞辰 纪念 半殖民地 
论孙中山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被引量:7
《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0期5-12,共8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项目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与此相联系,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或思潮也是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或思潮之一。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他的毕生精力...
关键词:孙中山 中华民族复兴思想 历史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