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l0808)

作品数:16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宏伟熊梅高小强田毅祁剑青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建筑与文化》《现代城市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民居传统村镇历史文化村镇影响因素明清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土聚落的重生——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改造示范
《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12期12-17,共6页李蔓 崔陇鹏 孙鸽 吕育慧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10B08)
“万物生于土,而终归于土。”以土为材,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营造传统,这种就地可取的自然材料,造就了各地区丰富绚烂的民居建筑文化。然而,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生土的认知已经逐渐消失,生土建...
关键词:三原县 陕西省 生土建筑 示范 改造 地坑 聚落 乡土 
柏社村传统地坑院的当代传承研究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6期118-119,共2页黄瑜潇 崔陇鹏 王文瑞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10B08)
地坑院建筑是从黄土塬上的穴居演变而来的特殊建筑类型,蕴含着珍贵的人居文化基因,是人类居住建筑的活标本与历史文化记忆。本文以地处关中地区的三原县柏社村传统民居——传统地坑院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现状调研后发现的问题,从地坑院...
关键词:柏社村 传统地坑院 转变功能 建筑细节改善 
西北地区传统村镇旅游意向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六客源地城市市民的问卷调查
《小城镇建设》2017年第4期94-99,共6页康勇卫 周宏伟 梁志华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编号:2013BAJ10B08)项目资助
基于六城市1211份西北传统村镇旅游意向调查问卷,经SPSS软件分析,显示被调查者对西北地区传统村镇出游意向较其他区域偏低;若单设西北传统村镇意愿选项,选择则偏高。文章结合旅游者旅游动机及旅游意向相关理论,得出六城市市民对西北传...
关键词:西北地区 传统村镇 旅游意向 影响因素 
论新方志中传统民居地理的记述及其价值——以陕西省地方志为例被引量:2
《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6期27-33,63,共7页祁剑青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BAJ10B08)阶段性成果之一
传统民居地理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传统民居的空间差异、组织,以及民居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新编地方志中城乡建设志和民俗志中的民居材料翔实而又系统,可以补民居调查报告等资料之不足,而且有些传统民居材料只...
关键词:新方志 传统民居 文化地理 陕西 
从堡寨到村堡:明清河西走廊堡寨民居的功能演变被引量:6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6年第4期37-45,共9页高小强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批准号:2013BAJ10B08)的阶段性成果
河西走廊堡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结合当地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以土、石、砖等材料垒筑围合形成的军民聚落。明朝在河西地区设置卫所,大量修筑以防御为主的堡寨。清代大一统局面形成,河西地区军事地位减弱,堡寨的防御功...
关键词:河西走廊 堡寨 防御 居住 
江淮移民与明清洮州新型民居的形成及扩散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4-109,共6页高小强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10B08)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巩固西北军事重镇洮州卫的军事力量,明朝将江淮地区民众大量迁居洮州。随着移民文化的播迁,江淮传统民居的四合院二层小楼阁建筑形制,在本土化过程中因地制宜,逐渐演化成洮州合院式土木结构平顶楼房形制的新型民居,并在与各民族的...
关键词:明代 江淮移民 洮州 民居形制 
近20年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研究述评被引量:1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9,共9页田毅 周宏伟 高小强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13BAJ10B08)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传统村镇及民居都具有民族特色,且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浩如烟海。因此,将这些成果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全面地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村镇的研究内容、方向和成果进行分析,才...
关键词: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 传统村镇 
共生于历史文化遗址的青海省高庙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初探
《现代城市研究》2016年第4期48-52,共5页曹静 黄嘉颖 张群 高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8375):主体协同视域下的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布局调适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8421):人地和谐视角下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小城镇空间形态节地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369):西北乡村新民居生态建筑模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8414):现代乡村地域建筑设计模式研究;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10B08):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5JM5253):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布局协同模式研究
面向当前青海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城镇发展缺乏与资源良好互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紧邻柳湾历史文化遗址的高庙城镇为实证案例,借助"共生"理论的引入,探讨空间共生体系的构建途径,即在空间资源方面形成以柳湾遗址为主的偏利共生模式...
关键词:高庙城镇 柳湾遗址 共生理论 空间发展策略 
山西省传统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保护思路被引量:4
《唐都学刊》2015年第6期116-122,共7页田毅 杭帆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3BAJ10B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传统村镇包括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称号的农村聚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等价值。通过对文献、数据的分析及实地调查可知,山西省传统村镇分布多,但分布不平衡,多集中于晋东南。传统村镇分布之所以产生如此...
关键词:山西省 传统村镇 空间分布特征 保护思路 
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研究述评被引量: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1期71-79,共9页熊梅 周宏伟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社区功能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3BAJ10B08)
在分析探讨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总结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三个方...
关键词:西北地区 历史文化村镇 研究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