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07259)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大恒张铁慧于德信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师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家》《才智》更多>>
相关主题:《关雎》哀悼感伤情调古代文学南朝时期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叶嘉莹与《文选》诗李善注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70-74,共5页张铁慧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259);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270号)
对《文选》诗李善注的研究一直是"文选"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加拿大籍华人教授叶嘉莹在其《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中多处提到李善注,对李善注的一些观点叶嘉莹教授或存疑,或否定,而叶的一些观点往往为李善注研究者所忽略。叶的这些观点...
关键词:叶嘉莹 《文选》诗 李善注 佐证 
深深哀悼意 幽幽相思情——论中国古代悼亡诗的抒情模式
《作家》2009年第24期140-141,共2页王大恒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第259号);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第270号)
悼亡诗是我国古典文学题材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虽然历代悼亡诗的作者都是借诗来抒发自己对亲人的哀悼之意、相思之情,但在表达时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抒情模式:有的是睹物思人,现其哀思;有的是景中含事,触景生情;有的是人去屋空,抒己悲情;有...
关键词:哀悼 相思 悼亡诗 抒情模式 
论江淹作品所体现的伤离惜别的感伤情调
《才智》2009年第35期143-144,共2页于德信 王大恒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259);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第270号)
伤离惜别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作为我国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士,因为其生活的不顺,仕途的坎坷和时局的动荡,所以其作品中体现了浓郁的感伤情调。其代表作《别赋》更是确立了其感伤情调中的伤离惜别的一大基调,本文即从此入手,通过...
关键词:诗赋 南朝时期 古代文学 秋至怀归 思乡之情 《关雎》 别友 别鹤 中所 楚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