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S023)

作品数:8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彦辉魏永康刘振华陈大志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秦汉聚落秦汉时期视阈兵役制度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聚落与交通视阈下的秦汉亭制变迁被引量:21
《历史研究》2017年第1期38-53,共16页王彦辉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13BZ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秦汉文献中的"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是真实存在的制度设计。亭的设置原则一是不能远离聚落,二是不能脱离交通。邮亭主要设置于京师与郡国、郡国与县邑的主要交通沿线,乡亭主要设置于聚落附近和郡国辖域的次级交通道路。乡亭、邮亭的辖区...
关键词:秦汉 乡亭 邮亭 聚落  
秦简牍所见田制考论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89-94,共6页魏永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13BZS0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XQ15008)
秦简牍所见农田的亩积为二百四十平方步,其形制为长二百四十步、宽一步长条形地亩,在这个单位区间里被要求分为两个田区"畛"。由这样的100亩并列构成"顷",阡道位于长边,而陌道位于短边。这种形制并不适用于水田,也不是在每一个地方都严...
关键词:田律  阡陌 农田制 秦简牍 
秦汉徭戍制度补论——兼与杨振红、廣濑熏雄商榷被引量:8
《史学月刊》2015年第10期39-46,共8页王彦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13BZS023)
"正"在涉及徭、戍的语境中有正卒、正籍等义项,但不能释董仲舒所言"已复为正"之"正"为正籍。材官骑士是从正卒中遴选出来的现役和预备役士兵,在役期间的具体职守包括军事操练、解运军粮物资、发屯参战等;预备役期间各执其业,参加年度春...
关键词:秦汉 正卒 材官 力役  
论秦汉时期的正卒与材官骑士被引量:15
《历史研究》2015年第4期54-71,190,共18页王彦辉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项目号13BZ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秦汉时期的正卒即丁男,亦即后世的正丁。材官骑士是从丁男中遴选出来的郡国兵,骑士选拔的条件是壮健捷疾,具备一定的家赀;材官应选的条件是能引关蹶张,不受家赀限制。材官骑士一生集中服二年兵役为"现役",其中一年在地方服役称"常兵"或...
关键词:秦汉兵役制度 正卒 材官骑士 屯戍制度 
秦汉时期徭戍制度研究述评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年第3期19-27,共9页陈大志 王彦辉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批准号:13BZ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徭、戍是中国帝制社会早期适龄男子的两种基本义务,其中的“戍”即兵役。“徭”、“戍”或“徭戍”,是秦汉时期法律文献中的固有概念,总体上体现了国家无偿役使民力的两大种类,因此,在表述徭役和兵役的广义内涵时,使用“徭戍”这...
关键词:秦汉时期 制度研究 述评 基本义务 法律文献 兵役 概念 帝制 
里耶秦简所见秦代公田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1
《中国农史》2015年第2期39-51,共13页魏永康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批准号:13BZ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里耶秦简的出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秦"公田"的经营和管理等内容提供了可能。秦公有土地的管辖可以划分为都官所属、郡县所属、田部所属。公田的劳动力来源于刑徒、官奴婢和戍卒,也采取假田于民的方式。所有的收获与支出由各县的仓啬夫负...
关键词: 公田 管理机构 国家财政 
早期国家理论与秦汉聚落形态研究——兼议宫崎市定的“中国都市国家论”被引量:11
《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163-187,209-210,共25页王彦辉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庶民社会管理模式新论"(批准号:13BZS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秦汉文献中的"聚"或"聚落"等概念不能等同于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聚落"。汉代城邑是在三代特别是战国时代城邑基础上修缮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约二分之一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国古代聚落形态自商周以来就是城邑与"聚落"的共生并存,在秦...
关键词:聚落形态 城邑 聚落 
试析傩礼中方相氏的地位嬗变被引量: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刘振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S023);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科研究项目(2014192)
方相氏是傩礼中的主角,其主要职责是"驱疫"。但汉以后,方相氏的绝对主导地位逐渐被弱化。方相氏职责和地位的变化,表明一直高高在上的方相氏已开始走向民间,自周以来傩仪的礼制规范已渐渐被打破,驱傩本来的内涵已发生改变。随着傩仪逐...
关键词:傩礼 方相氏 职责 地位下降 戏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