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004)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尹邦志吴俊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藏传佛教判教道次第藏族文化佛教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隆钦巴:宁玛派的中兴之祖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29-32,共4页吴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藏佛教的亲缘关系--吐蕃僧诤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影响
隆钦饶绛巴是宁玛派教法的集大成者,大圆满传承历史上最重要的祖师。他和萨迦班智达、宗喀巴大师代表着藏传佛教文化的三个高峰。尊者对深广、繁杂、隐密的宁玛派教义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归类和简化,深入浅出,使宁玛派口诀宁提部的...
关键词:隆钦巴 大圆满 宁玛派 藏族文化 佛教 
寂护的判教与道次第思想被引量:4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93-100,共8页尹邦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藏佛教的亲缘关系--吐蕃僧诤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影响(06CJ004)
"道次第"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核心概念,体现在佛教修行的见、修、行、果等各个方面。寂护作为印度佛教的集大成者,在"见次第"方面树立了典范。他把有部、经部、唯识、中观思想按次第排列,为佛教徒的见地修证搭建了步步升进的阶梯。他把中...
关键词:寂护 判教 道次第 《中观庄严论》 藏传佛教 
从《楞伽经》看吐蕃僧诤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58-63,共6页尹邦志 吴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藏佛教的亲缘关系--吐蕃僧诤在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影响(06CJ0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公元792-794年在拉萨发生的"吐蕃僧诤",反映了中印佛教界在发挥经典方面的创造性。莲花戒所属的中观瑜伽行派、摩诃衍所属的禅宗,都倚重《楞伽经》来组织各自的教理和修持体系,但各有千秋。莲花戒强调"菩提心"和"妙观察智"的作用,主张...
关键词:中观 如来藏 真实论 自觉圣智 妙观察智 藏传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