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丁淑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戏曲》《求是学刊》《民族艺术研究》《戏剧艺术》更多>>
相关主题:禁戏戏剧学泼寒胡戏唐代搬演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谶言瑞应·太乐雅音·俗乐杂爨——凤凰衔书伎摭议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3期32-37,共6页丁淑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阶段性成果;编号09BZW04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禁毁与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0JJDZONGHE012
凤凰衔书伎盛于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四年罢后并未废迹。其表演活动唐宋以后还不断丰富发展,从图腾的虚拟、仪礼的装点、伎乐的歌舞发展为百戏的表演,考察其由谶言瑞应缔结为太乐雅音,并逐步将歌舞装扮、杂技百戏、优伶谐谑融合起来,演为...
关键词:凤凰衔书伎 谶言瑞应 太乐雅音 俗乐杂爨 
明代后期地方性正俗禁戏史料编年辑注
《中华戏曲》2011年第2期313-339,共27页丁淑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ZW040
明中叶后,宫廷与上层禁戏诏谕、律令相对减少,而文人士大夫参议、家训官箴、功过格等社会舆论禁忌增多。导因于官方戏曲教化论影响,禁戏的言论将戏曲传演看做一切罪恶的渊薮,看做风俗奢靡、道德堕落的罪魁祸首。随着明代后期士宦蓄养家...
关键词:明代后期 地方性 戏曲演出 万历 功过格 社会舆论 迎神赛会 乐户 四库禁毁书丛刊 明中叶 
明代前期地方性正俗禁戏史料编年辑释
《中华戏曲》2011年第1期308-331,共24页丁淑梅 
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ZW040
与元代禁戏往往出自官方谕旨政令和法律条格,缺乏基层社会回应和文人参与不同,明代依托地方士绅进行基层社会自治而展开的地方性正俗禁戏,在苏州、杭州、南京、松江、山阴等江南市镇发动起来。在戏剧教化论的辐射影响下,以告示、官箴、...
关键词:地方性 基层社会 明代 民间 乡约 杂剧 社会自治 戏剧 十三年 社会舆论 
唐代禁断泼寒胡戏的戏剧学考察被引量:5
《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第1期40-46,共7页丁淑梅 
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ZW040
由禁断泼寒胡戏这一视角考察其表演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祛病求安的生命祈愿、生存诉求与佛教的精神超度、信仰寄托,以及民间禳祭风俗、节日娱乐祈祥庆丰等因素的逐步融合,呈现了不同时期泼寒胡戏的民俗印记、精神内涵和特质变异,经龟兹...
关键词:唐代 泼寒胡戏 禁断 戏剧学 
从禁限乐语、俳优词看宋杂剧的剧本编撰问题被引量:1
《戏剧艺术》2010年第4期4-11,共8页丁淑梅 
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ZW040
宋杂剧剧本的编撰,一直是争议不休、难以进展的话题。本文从禁限乐语、俳优词出发,考察乐语、俳优词的性质及撰作者身份,认为文人参与乐语、俳优词撰作透露了宋杂剧剧本编撰的要件信息,而官方文化管制与文人参写的矛盾尴尬心态,造成了...
关键词:宋杂剧 禁限 乐语 俳优词 剧本编撰 
明代禁毁演剧活动与戏曲搬演形态分层被引量:2
《求是学刊》2010年第4期99-105,共7页丁淑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项目编号:09BZW040
明代官方推行的戏剧文化管制政策,对宫廷与民间的演剧活动进行了权力切割和价值分化。与历时形态变迁的缓慢凝滞相对,戏曲搬演形态的共时分层显得异常活跃,演剧活动场阈的不同层次和阶段性变化,显示了明代剧坛分层自守、生态断裂的内在...
关键词:明代 禁毁 演剧活动 形态分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