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37-1949)

作品数:43被引量:6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岳永逸李亚萍严靖杨豪魏本权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临沂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甘肃政法大学学报》《上海艺术评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庙会华北根据地社会流动南下干部剿匪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分到合:国民政府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1932—1936)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3期51-66,共16页侯桂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治理体系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研究(1937-1949)”(20BDJ016)的阶段性成果。
1932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和豫鄂皖“剿匪”总司令部分别公布了一个“专员条例”,其内容有重要差异。在两个条例的表层差异背后,隐含着理政观念的冲突。在1933年至1935年期间,“剿总条例”影响不断扩大,“行政院条例”则趋于沉寂。由于国...
关键词:行政督察专员制度 国民政府 “剿匪”总司令部 地方行政制度 
延安时期党的章程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张腾 张炜达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文献集成、研究与数据库建设(1937—1949)”(编号:22ADJ011);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章程建设与历史经验研究”(编号:2023-ZZJH-233)的阶段性成果.
延安时期是党章建设的重要阶段,党中央基于现实需要不断充实与完善党章规范。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延安时期党章建设的开端,党中央通过制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实现党章的补充、延伸和事实修改。党的七大正式修改党章,在延安时期党的奋...
关键词:延安时期 党章建设 当代启示 
延安时期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依据、制度保障、时代答案被引量: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50-61,共12页张炜达 赵凯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文献集成、研究与数据库建设(1937—1949)”(22ADJ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22&ZD02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立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锻造党的优良作风,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以大无畏气概在全党进行自我革命,通过党内法规建设,为延安时期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坚实...
关键词:延安时期 自我革命 实践依据 制度保障 时代答案 
晋察冀边区邮政局接管石家庄中华邮政局述论被引量: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5-19,共5页牛建立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北根据地科技事业发展和经验研究(1937-1949)”(22BDJ049);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华北根据地交通邮政建设研究(1937-1949)”(18YJA770010)的阶段性成果。
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接管城市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工作,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城市接管理论和政策。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晋察冀军区对入城部队提出“约法九章”,军邮局随解放军入城接管石家庄中华邮政局人员和财产,...
关键词:晋察冀边区 邮政局 接管 石家庄中华邮政局 
党领导下的行政信访法治化——以《信访工作条例》为视角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72-82,共11页李瑰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文献集成、研究与数据库建设(1937-1949)”(22ADJ011);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加强县(市、区)法治政府建设研究”(2022FZX02);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陕西省推进行政公益诉讼重点难点问题研究”(20JY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信访工作是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体现着特有的“中国智慧”。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行政信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信访工作条例》为依据,彰显法治化进路,其价值意蕴在于遵循党的领导、强调人民至上、依托制...
关键词:党的领导 行政信访 习近平法治思想 信访工作条例 
华北根据地的社会流动与人力资源发展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86-97,共12页杨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北根据地社会流动与乡村社会研究(1937—1949)”(项目编号:16CZS074)的阶段性成果。
中共革命的全面胜利需要人力资源的有效发展,这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量的显性增长,亦包含着“人尽其用”的质的优化与配置。在华北根据地,以革命政策和群众运动为内核的结构性社会流动实践为共产党政权成功挖掘、汲取及积累人力资源提供...
关键词:社会流动 人力资源 革命实践 华北根据地 
华北根据地回民的社会流动
《民族学论丛》2022年第3期87-94,共8页杨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华北根据地社会流动与乡村社会研究(1937—1949)”(16CZS074)
社会流动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地区回民的社会流动呈现出向上流动愈发艰难、向下流动日臻普遍的历史演进态势。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实施和贯彻民族平等、减租减息及土地改革等革命政...
关键词:回民 社会流动 华北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黄金矿业之探究被引量: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2期181-188,共8页孙健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华北根据地的乡村劳动与社会重构研究(1937—1949)”(批准号:18BZS105)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山东党组织依托地区丰富的黄金矿藏优势,积极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黄金矿业,中共山东党组织加强矿政管理、制定采矿条例、征收黄金矿租、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仅开采生产出了大量黄金,而且基本实现了黄金来源渠...
关键词:山东抗日根据地 黄金矿 矿业管理 
论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研究的图像路径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年第1期195-205,共11页杨健 王玲 
国家社科基金“解放区画报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1937—1949)(20BDJ052)”;江苏省社科基金“革命根据地红色摄影传播研究(18YSB008)”研究成果
“党的形象关系国家命运”,对党的历史形象进行研究,可以以史为鉴,为今天的宣传实践提供观照视角。本文首先指出现有的党史研究中图像缺位,而解放区图像研究中未触及党的形象建构议题。其次指出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解放区内部、外部均积累...
关键词:解放区 共产党形象 图像建构 
抓摆之争与新闻真实——从解放区摄影的一次论争看红色摄影风格的形成被引量:3
《上海艺术评论》2021年第3期82-86,共5页杨健 
国家社科基金《解放区画报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1937-1949)》(20BDJ052)中期成果。
新闻照片的拍摄方式事关新闻真实性这一原则性问题,因此历来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和讨论。如果对这一话题进行历时性考察,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有“新闻摄影之父”之称的德国记者艾瑞克·萨洛蒙;而在中国,则可以追溯至革命战争时期...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 晋察冀根据地 革命战争时期 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 拍摄方式 原则性问题 摄影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