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40404)

作品数:7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龙红王玲娟陈鹏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装饰》《民族艺术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神话传说文化造物设计彩陶观象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大足石刻艺术动与静的对比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93-194,共2页龙红 
中国第四十四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20080440404);项目负责人:龙红;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大足石刻艺术研究"(2008JWSK132);项目负责人:龙红
大足石刻艺术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动、静对比关系,不仅表现在一像的自身造像中,更体现于像与像的组合构建里,还体现于像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上。其于造像之动与静对比关系的把握,表现极为娴熟,充满了辩证色彩,从一个特殊方面显示了"技进乎...
关键词:大足石刻艺术 对比 动态 静意 
瓦当艺术论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10年第6X期137-140,共4页龙红 王玲娟 
中国第四十四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项目编号:20080440404)阶段性成果之一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物中独有的既具相当实用功能又极富艺术审美特色的装饰构件。春秋战国时期是瓦当纹饰发展的繁荣期。秦朝瓦当,确如镜子般折射出大秦帝国的不凡气象。汉代前后几百年,工匠们更是挥动着如椽巨笔,在数量众多的瓦当上书...
关键词:瓦当 古建饰件 文字与肖形 集体无意识 神话原型 
观象制器——关于远古彩陶器形的文化说解被引量:4
《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3期54-58,共5页龙红 陈鹏 
中国第四十四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项目编号:20080440404)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古代的"观象制器"综合体现了古人的思想理念和手艺技巧。其中的"象"实际包括"象"和"像"两个方面的含义。"象"是物象本身,具有客观性,体现为艺术原理和艺术规律本身;而"像"是镜像或折射,注重人的主观理解和感受,体现为艺术原理和艺...
关键词:彩陶 观象 制器 文化 
图像叙事在汉语文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1期85-90,共6页王玲娟 
中国第四十四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编号20080440404结题成果之一
文章倡导将艺术中的图像造型,尤其是传统造型,引入汉语言与汉文化的解读研究之中,提出"文本互释法",意在为汉语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方法论的参考。
关键词:图像 汉语 互释 文化 
试论“蜀式仙境”的构筑——从汉魏摇钱树看造物设计对神话传说内容的丰富改造
《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64-70,共7页龙红 王玲娟 
中国第四十四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批准号:20080440404);重庆大学青年课题"汉字的设计与书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摇钱树"是中国古代墓葬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流行于汉魏时期的西南地区,尤以巴蜀为盛。汉魏摇钱树在远古神话传说中的"生命树"、"宇宙树"和三星堆文化中的"青铜神树"的基础上有了极大的开拓和创新,创造了一个典型的蜀式仙境,一个立...
关键词:汉魏时期 摇钱树 神话传说 蜀式仙境 
“树神”原型及流变——论三星堆造物设计对神话传说内容的再创造被引量:2
《装饰》2009年第5期82-83,共2页龙红 王玲娟 
中国第四十四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批准号:20080440404)阶段性成果之一
三星堆青铜神树,是中国古代基础哲学观念的综合体现,其造型灵感,往往从远古神话传说材料而来,并有进一步的创造发展。三星堆"神树"原型的积淀与流变,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造物设计对神话传说的再创造。
关键词:三星堆 青铜神树 原型 流受 
铸鼎象物——论商周青铜器从语言文字到视觉图像的文本转换被引量:1
《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68-71,共4页龙红 王玲娟 
中国第44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造物设计与神话传说研究"(20080440404)阶段性成果之一
商周青铜器极好地做到了造型设计与装饰纹样的贯通勾连和交相辉映。不管是现实中真实的动物,还是想象中虚幻的神兽,往往都流传于神话传说当中,通过人们的理念构想反映于青铜器造型与纹样之中,反映出造物者相当浓厚的神话设计思想与理念...
关键词:商周时代 青铜器 神话传说 造型 纹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