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35)

作品数:8被引量:5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修广张宏博刘相宜庄培芝苗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交通厅山东建筑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铁道建筑》《岩土工程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路基工程》更多>>
相关主题:强夯加固强夯粉土地基粉砂土粉土路基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强夯加固废弃铁矿渣路基的动应力扩散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7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第1期87-92,共6页孟祥彬 姚凯 吴庆东 刘吉山 窦志刚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7F35)
结合青临高速公路强夯加固废弃铁矿渣高填方路基工程,在实验段埋设48个土压力计,采用不同夯击能(2 000、2 250、2 500、2 800 kN.m)对设计夯点进行多次夯击,通过采集仪得到的数据,分析强夯时动应力的扩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废...
关键词:强夯 废弃铁矿渣 动应力 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沉降仪的研究被引量:2
《铁道建筑》2012年第2期69-71,共3页庄培芝 宋修广 高信杰 郭瑞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35);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YYX10121)
利用液面压力差和沉降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研发出新型数字式沉降仪。该种数字式沉降仪在保证设备内液体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利用振弦式传感器测得由测点处沉降引起的液面压力的变化,从而确定该点的沉降值。该种仪器经过严格的工艺制作加工...
关键词:沉降仪 振弦式传感器 沉降观测 
湿陷性黄土地基强夯加固控制指标的研究被引量:3
《铁道建筑》2011年第4期101-103,共3页宋修广 刘相宜 庄培芝 张宏博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35)
强夯加固机理复杂,设计参数仍须依靠试验或经验来确定,缺乏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试夯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夯击次数、有效加固深度及夯后地基承载力等控制指标,为场地试夯得到的结果提供理论依据,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
关键词:强夯 湿陷性黄土 最佳夯击次数 有效加固深度 地基承载力 
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法处理粉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被引量:1
《铁道建筑》2011年第3期87-89,共3页宋修广 王红红 张宏博 苗海涛 刘相宜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35)
结合具体工程,提出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技术。为评价其应用效果,埋设相关仪器对孔隙水压力、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真空降水降低了浅层土含水量,明显加快了施工速度,处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粉土地基 真空降水 低能强夯 现场试验 应用效果 
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粉土地基的研究被引量:1
《路基工程》2010年第5期32-35,共4页王红红 刘相宜 宋修广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F35)
强夯法已在众多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处理黄泛区的粉土地基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存在易液化、固结慢等缺点,效果不理想。文中结合工程实例,提出真空降水-低能强夯联合加固技术,并采用动力有限元程序ABAQUAS/Explicit建立了三维...
关键词:粉土地基 真空降水-低能强夯 联合加固机理 应用效果 数值模拟 
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吸水特性及强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41
《岩土工程学报》2010年第10期1594-1602,共9页宋修广 张宏博 王松根 贾朝霞 管延华 
交通部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35333715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007F35)
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具有强烈的毛细现象及水敏性特征,在外界水环境综合影响下含水率普遍偏高,路基支撑强度不足,路面结构早期破损严重。击实试验发现黄河冲积粉土由于级配不良、粒间空隙大等因素造成压实困难,其击实曲线在低含水率...
关键词:粉土路基 吸水特性 强度衰减 室内试验 现场调查 
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粉砂土累积变形本构模型构建及数值积分格式被引量:1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第2期59-65,共7页张宏博 苗海涛 宋修广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2007F35)
因目前在模拟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粉砂土路基不均匀变形时尚缺乏一套严谨、高效的计算模型,在室内静力及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安定性理论,基于弹塑性本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能合理反映粉砂土复杂变形机理的双屈服面等效黏塑性本...
关键词:交通荷载 粉砂土 累积变形 等效黏塑性模型 数值积分 有限元 
基于应变软化与剪胀性特征的粉砂土双硬化弹塑性本构模型被引量:1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第6期55-60,共6页张宏博 黄茂松 宋修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272083);山东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Y2007F35)
针对上海粉细砂不存在惟一临界状态线的特点,对传统的砂土本构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个能合理描述剪胀性和应变软化特性的粉细砂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双屈服面形式,可同时反映剪切变形及压缩变形机理.模型对传统修正剑桥模型中...
关键词:粉细砂 剪胀性 应变软化 双硬化 本构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