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JB860006)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蔡之国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电视学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传播》《当代电视》更多>>
相关主题:国家形象乡土文化乡土问题及应对策略走出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叙事
《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1期71-75,共5页蔡之国 余梦阳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电视镜头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2011SJB860006);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研究成果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叙述了不同的"乡村景观"和"乡村故事",镜像出中国乡土文化的发展与嬗变。从"前现代"影像叙事时期的乡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到"乡下人进城"影像叙事时期的乡土文化的"现代化追求",再到"新农...
关键词:改革开放 农村题材电视剧 乡土文化 叙事 
中国电视剧走出去问题及应对策略被引量:6
《中国出版》2014年第16期33-38,共6页蔡之国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电视镜头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2011SJB860006)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电视剧走出去工作经过了30多年的历程,但无论是传播区域、传播数量还是传播效果等方面都不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电视剧走出去需要重视存在的问题,借鉴美韩等国家电视剧的国际传播经验,提升传播策略的有效性,努力实现中国电视...
关键词:中国电视剧 走出去 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镜像衍变被引量:2
《当代电视》2014年第5期68-70,共3页蔡之国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电视镜头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2011SJB860006);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基金研究成果之一
费孝通存《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教千年的农耕文明,使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而构建起的乡土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根性所在。
关键词:《乡土中国》 乡土文化 乡村题材 改革开放 电视剧 衍变 镜像 中国社会 
论我国电视剧海外传播策略被引量:3
《电视研究》2014年第2期66-68,共3页蔡之国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视镜头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编号:2011SJB860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变革,跨文化传播Et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传播态势,并在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国家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电视剧因其直观形象的视觉文化特征而成为人类最喜欢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借助影像符码拟像化展现本土...
关键词:电视剧生产 海外传播 文化软实力 国家形象 跨文化传播 国际影响力 媒介技术 艺术形式 
媒介报道的小报化趋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35-140,共6页蔡之国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11SJB860006)
媒介的高度发达带来了媒介竞争的加剧,而媒介报道的小报化趋向似乎成为媒介竞争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利器。小报化是媒介消费主义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与受众接受心理合谋的必然。媒介报道的小报化固然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媒介利益,但也在...
关键词:媒介报道 小报化 媒介消费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 
“帮忙类”电视节目:底层阶层的权利寻租被引量:3
《当代传播》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蔡之国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视镜头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1SJB860006
"帮忙类"电视节目是民生新闻的一种特殊存在,它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服务大众等特征而成为当下电视荧屏较为火爆的节目形态。虽然电视媒体借助媒介权力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底层阶层的困难,维护了底层阶层的话语权,但也潜隐地存在着底层阶...
关键词:“帮忙类”电视节目 底层阶层 权利寻租 媒介责任 
官员的媒介“脸谱”与国家形象被引量:4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76-81,共6页蔡之国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课题"电视镜头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2011SJB860006)研究成果之一
官员是国家形象的最具代表者和直接体现者。信息时代的官员形象已经不仅仅是官员的个人行为,而且影响着社会公众对官员形象的体认以及良好国家形象的建构。媒介对官员形象传播的扁平化以及负面报道得过多,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对官员的刻板...
关键词:官员形象 国家形象 “拟态环境” “受众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