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820182)

作品数: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道华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刑事法杂志》《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河北法学》更多>>
相关主题:犯罪预备行为教唆行为财产刑诉讼化改造审执分离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教唆犯二重性说的逻辑困境及其反思被引量:2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139-145,共7页朱道华 
本人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820182)"教唆犯研究"
作为我国教唆犯本质属性通说的二重性说,将教唆犯的成立根据与处罚根据混为一谈,以行为的评价等同责任的认定,具有方法论上的错误。二重性说这一概念采用双重的划分标准,将一个概念在同一视角下同时解释为两个以上相反的意义,违反了理...
关键词:教唆犯 二重性 教唆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 立法技术 
财产刑执行机制新探——以执行机制的诉讼化改造为视角被引量:8
《河北法学》2011年第6期84-91,共8页朱道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820182);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09119)阶段性成果
财产刑在性质上虽是一种刑罚,但同时具有公法上的债权之属性。依照债权实现的一般原理,借鉴日本、德国的立法司法经验,对财产刑的执行机制进行诉讼化改造,确立财产刑的执行权与审判权分别由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行使的分离机制,既有利于...
关键词:财产刑 债权 执行权 审判权 审执分离 
论教唆行为的法律本质被引量:3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2期34-40,共7页朱道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820182);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WYM09119)阶段性成果
关于教唆行为的法律本质,有教唆犯独立性说语境下的犯罪实行行为与教唆犯从属性说语境下的共犯行为之争。基于犯罪构成理论和实行行为构造的视角分析,教唆行为并不具备所教唆之罪的犯罪实行行为的特质。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处罚被教唆者...
关键词:教唆行为 犯罪预备行为 犯罪性 可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