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S061)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强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伦理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西方学者文化人格理论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一级本体到二级本体——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的再思考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32-35,共4页徐强 
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研究"(12BKS06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寻求旧哲学的本体,并不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本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超越不是表现在抛弃本体,而是从一级本体进入二级本体,从自然本体进入实践本体。这种超越不是对旧哲学本体的简单否定,而是进一步延伸。...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 一级本体 二级本体 
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林顿人格理论与别尔嘉耶夫人格理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徐强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研究"(批准号12BKS061)前期阶段性成果
作为文化人格学的代表,林顿主张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既具有与社会价值体系一致的"基本人格",又具有反映身份群体价值的"身份人格",但总体上都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作为存在主义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拒斥社会对人的奴役,注重个体人格。林顿...
关键词:林顿 别尔嘉耶夫 社会人格 个体人格 
人的奴役与自由——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理论解读被引量:1
《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46-51,89,共7页徐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研究"(12BKS061)的阶段性成果
人即个体人格,人的问题就是个体人格问题。每个人都有权拥有个体人格,个体人格即自由。个体人格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建构。个体生活于社会,个体的社会化即客体化、外化和异化,亦即奴役化。个体不应屈从于社会,而是需要沿着超越的道路...
关键词:别尔嘉耶夫  个体人格 
论别尔嘉耶夫与社会主义的接近与分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4期170-174,共5页徐强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BKS061)的阶段性成果
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将存在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构成了别尔嘉耶夫独特的"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别尔嘉耶夫既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项正义的事业和要求,又对集权主义的社会主义深恶痛绝。他对社会主义的接近与分离表明:一方面我们...
关键词:别尔嘉耶夫 人格主义 社会主义 
当代西方学者关于文化与人之间关系的思想述评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4期50-54,共5页徐强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研究"(12BKS061)
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产物。人类创造文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一方面,人的活动成果以文化的形态保存下来,并且形成传统,通过文化表征着人的存在;另一方面,人又生活在文化之中,受文化的熏陶和塑造。积极健康的文...
关键词:西方学者 文化  关系 
别尔嘉耶夫个体人格理论的中国意蕴:构建健全的公民人格被引量: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3-21,共9页徐强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研究"(12BKS061)前期阶段性成果
人的问题就是个体人格的问题。个体人格不是自然形成的,它需要建构。个体存在于社会,个体的社会化即奴役化。个体只有沿着超越的道路,才能摆脱奴役,实现精神的超升。别尔嘉耶夫的个体人格理论对我国的公民人格构建具有启发性。公民人格...
关键词:别尔嘉耶夫 个体人格 臣民人格 公民人格 公民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