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

作品数:123被引量:41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晓林李敬民李世涛郭德华吴碧宇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台湾电影戏曲外译音乐叙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20世纪30年代梅兰芳的戏曲跨文化传播看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路径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45-52,共8页郭超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以来的戏曲跨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21CB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梅兰芳20世纪30年代的公演舆论营造了一个中外言说的交流场域。中方的舆论宣传既影响了西方的评论话语,本身也是对传统戏曲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1930年访美期间,胡适通过“原始文化”的思想潮流迎合西方对古典传统的“浪漫化”憧憬,...
关键词:梅兰芳 戏曲跨文化传播 原始文化 东方主义 民族性和普遍性 
试论戏曲曲牌一曲多变的意义
《中国戏剧》2023年第6期82-83,共2页李小兵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苏区红色音乐口述史研究(1927—1934)》(编号:20BD067)科研成果。
一曲多变之“一曲”主要指中国戏曲中的曲牌。这“一曲”在音乐主体的操持过程中通过即兴、移植和改编、传承和传播产生各种变化,实践一曲多变的理念,最终丰富了民间音乐曲库、检验了艺人表演技术水平,对音乐风格的多样性是一种重要补...
关键词:一曲多变 音乐风格 技术水平 音乐曲库 中国戏曲 音乐主体 即兴 多样性 
戏曲扮相的“变”与“常”--从清代至民国的女子发式与旦角容妆
《戏曲研究》2022年第4期137-157,共21页郭超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以来的戏曲跨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1CB17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梅兰芳的戏曲跨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GD20YYS02)阶段性成果。
较之学界对净行脸谱的深入研究,旦行容妆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且一般以实践为目的,较少探究其间的转变、沿革等关系。本文以昇平署藏清宫戏画和晚清、民国的戏曲照片为研究对象,尝试梳理旦行“青头面”(或“软头面”)的演化脉络。
关键词:旦行 昇平署 旦角 清宫戏 净行 容妆 戏曲 
天津女红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民艺》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纪向宏 李思敏 
天津市艺术规划项目“天津民间女红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14085;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仪礼服饰制度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BG098。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振兴乡村文化生态,结合数字化手段在文化传播中的广泛应用,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以非遗的数字化传播为研究论题,选取天津女红类非遗为研究对象,充分结合乡土资源优势和时代特点,...
关键词:天津女红 数字化传播 乡村振兴 
从“表达”视角看《音乐论文写作》课程与其它人文学科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花溪》2022年第27期0131-0133,共3页李小兵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苏区红色音乐口述史研究(1927-1934)》,项目编号:20BD067;教育部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N”:以“表达”为核心的<音乐论文写作>课程与相关人文社科课程之协同育人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2102413001。
音乐与文学存在天然姻缘,足可见音乐学科的交叉学科天性,它与其它人文学科也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音乐论文写作》课程是一门对学生文学素养和表达技巧要求较高的课程,因此,加速《音乐论文写作》课程与其它人文学科课程的融合速度,...
关键词:“表达” 人文学科课程 协同育人 
媒介场域内文化共同体的同根叙事与共融传播——以纪录片《无穷之路》为例被引量:6
《当代传播》2022年第4期26-29,共4页谭宇菲 靳宇豪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影视数据管理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BC032。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时,香港地区无线电视台(TVB)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播出,便引发香港地区和内地观众的热烈讨论。本文以媒介文化解释性分析为路径,探析在现代社会快速变革时代,个体生活和社会环境不断摩擦调适、个人...
关键词:《无穷之路》 文化共同体 同根叙事 共融传播 
近十年以来台湾电影中的梦境与幻象建构
《戏剧之家》2021年第21期157-159,共3页王帅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之2016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ECFA时代的台湾电影及两岸合拍片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DC20。
自2010年以来,台湾电影市场涌现出一大批穿插着梦境与幻象的影片。对于现实时空来讲,梦境与幻象世界都是主人公潜意识欲望的反映。梦境的营造主要有三种目的:迷失、模仿与补偿,幻象的建构也可以归纳为三种目的:映射、顿悟与隐喻。梦境...
关键词:台湾电影 欲望 梦境 幻象 建构 
社会主义启蒙语境下的“中国人民”身份认同——以建国初期《人民画报》的视觉文化实践为例被引量:2
《新闻春秋》2021年第2期82-88,共7页曹培鑫 薛毅帆 
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党报理论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大众话语的互动关系研究”(19XCA001);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画报史——图像中的社会变迁”(2015DF04341)资助成果。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语境中,"启蒙"的本土内涵包括"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两方面内容。在这两个范畴的共同定义下,"中国人民"是一个相当具有症候色彩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启蒙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民画报》在社会主义启蒙中向读者普及的关键...
关键词:《人民画报》 社会主义启蒙 “中国人民” 国家权力 
论ECFA对台湾电影及两岸合拍片的影响
《艺术百家》2021年第2期159-163,216,共6页孙慰川 王帅 
2016年度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ECFA时代的台湾电影及两岸合拍片研究”(项目编号:16DC20)阶段性成果之一。
ECFA及其配套协议的实施对台湾电影生态圈产生了重大影响,助力台湾电影在产制方面的复兴,本土影片的票房和市场占有率亦显著上升。在ECFA时代的台湾影片中,祖国大陆人士的负面刻板形象被解构,呈现出真实、生动、可爱的面貌。两岸电影的...
关键词:台湾电影 两岸合拍片 ECFA 
大数据环境下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区块链技术赋能被引量:32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年第2期24-32,共9页石娟 郑鹏 常丁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1603181);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9JWZD23);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8DY02)。
为弥补传统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不足,解决治理过程中数据孤岛、数据安全、信任缺失、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从大数据和区块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区块链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区块链与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在主体、理念、技术、...
关键词:大数据 城市公共安全 区块链 数据治理 技术框架 体系框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