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A790014)

作品数:13被引量:1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长德何雄浪刘帅谭余夏李皓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经济洼地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经济地理学的反思与展望被引量:5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48-55,共8页何雄浪 郑长德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09XJA790014);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202)
新经济地理学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声名鹊起。它以非连续性和非单调性过程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试图揭开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谜底。通过认真反思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文章认为应结合中国现实,进一步拓展理论的解释范围、优化经验研...
关键词:传统区位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被引量:6
《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15-22,共8页郑长德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核心—边缘结构。那些边缘地区,有可能得到发展,走出核心-边缘困境吗?或者是一旦陷入边缘地区,就被锁定了呢?文章分析表明,对于处于边缘状态的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其走出核心-边缘困境的一个重要...
关键词:不发达地区 核心—边缘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异质、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被引量:7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120-125,共6页何雄浪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企业异质与四川省赶超发达地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09XJA790014);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202)阶段性成果
文章发展了企业异质的创造模型,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本地市场放大效应不仅取决于地区间的贸易自由度的大小,也取决于该地区产业份额的多少;市场规模大的地区,意味着企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实际收入较高,企业的生...
关键词:企业异质 资本创造 产业空间分异 产业集聚 贸易自由度 
金融发展与经济地理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04-112,共9页郑长德 谭余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西南民族大学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202)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讨论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其自身创造成本从而影响其在空间上的成长,空间上的成长差异影响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而讨论金融资源的这种区域成长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分布差异给...
关键词:金融资源 金融知识溢出 经济增长 经济地理 长期均衡 
武陵山区经济发展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被引量:1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36-143,共8页郑长德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包容性发展理论和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12SZYTH02)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分析了处于多核心区间的武陵山经济边缘区的发展。文章认为,从宏观经济区位上看,武陵山区是多个核心区的边缘区,东部分别是武汉城市群核心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西部分别是重庆主城区核心区和以贵阳为中心的黔...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 新经济地理学 经济发展 经济洼地 核心区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95-100,共6页郑长德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西南民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202)阶段性成果
文章在一个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讨论了中央政府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主要结论是:第一,单纯的旨在增加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转移支付政策虽然会使区域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率,而如...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内生增长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政策 转移支付 
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被引量:6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40-49,共10页郑长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
文章介绍了马丁应用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模型结合而构建的分析区域政策效应的框架。该框架对区域政策的分析表明,传统的转移支付政策或单纯改善区际(区内)交易成本的政策,面临着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间的权衡,而降低创新成本(障...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马丁模型 区域政策 
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构建及其国家实践——理论分析、历史教训与经验借鉴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122-126,共5页李皓 郑长德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09XJA790014)阶段性成果
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指既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区际间交易成本,保证全国市场统一性和市场竞争有效性,又能协调自由竞争条件下区域冲突,实现区际公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由于市场在空间公平方面无能为力,故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关系的合理安排...
关键词:区域竞争 区域合作 区际关系 竞争合作秩序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西部民族地区工业结构的逆向调整与政策干预研究被引量:3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31-39,共9页郑长德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09XJA790014);项目主持人:郑长德
文章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发现其产业结构呈现出逆向调整(去工业化)和结构低级化的态势,产业发展层次低,采掘和原料工业比重大,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低。然后,基于Rikard Forslid(2004)的一...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逆向工业化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成渝经济区内经济洼地经济发展探析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2期36-40,44,共6页郑长德 
200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011)"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9XJA790014)"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位于成渝间的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从核心—边缘结构看,是两个核心区的边缘区,经济集聚力远小于成渝两个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这些地区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又可能使其发展的挑战更加严峻。文章基于三区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成渝经济区 经济洼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