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2009G15)

作品数:9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朱旭晨王永郭小英张文莉沈麒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长城》《荆楚理工学院学报》《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传记《小团圆》传记写作文学史宣泄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张爱玲的市场眼光与文坛策略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29-32,共4页朱旭晨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自传散论>(HB2009G15)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围绕张爱玲在上海十年的文学活动,钩沉其清醒明智的投稿策略与杂志选择标准,认为张爱玲完成了由英文至中文,从洋人的文坛到自家文坛;注重杂志面貌,由通俗文学而至纯文学;为稻粱谋,再次选择通俗文学杂志的曲线救国的投稿策略及档次...
关键词:张爱玲 市场 策略 
浅析张雅文的传记写作
《长城》2010年第4期37-38,共2页朱旭晨 沈麒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自传散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2009G15)
1944年张爱玲在她的小说集《传奇》封面上写道:“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这一年,张雅文出生于辽宁开源一个只有一户人家的小山沟里。她无从知晓张爱玲其人其文,但一如张爱玲,伴随时空环境的挪移...
关键词:张雅文 传记文学 传记写作 自传文学 虚构文学 
作家传记:作为文学史的互文被引量:1
《长城》2010年第4期9-12,共4页王永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自传史论”相关成果(项目编号:HB2009G15)
作家传记重在描述作家生平、行状,而文学史重在“发掘、品评杰作”,(夏志清语)以此确定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家传记是一门“严肃地写琐事”的艺术,其“故事化”的叙述风格增加了传记的“可读性”,而文学史则从大处落笔,专注于思想、...
关键词:作家传记 象征派 文学史 李金发 文学的历史 
作为“作家细读”的传记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78-82,共5页王永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2009G15)
"作家细读"是作家传记的着力点,甚至是其目的。传记作者通过"作家细读",对作家生平中有意义的但被历史叙述有意或无意遮蔽、擦除的"琐事"、"心事"的深度解读,从而揭示作家隐秘的心灵纹理以及情感脉络。注重作家细读的作家传记无疑构成...
关键词:细读 作家传记 文学史 
一个叛逆者的不归路——萧红作品中的自叙性分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6期126-127,共2页张文莉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自传史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2009G15
萧红的作品不仅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且其中人物的遭遇与性格,都闪动着萧红本人的身影。以其"无家—漂泊""乏爱—叛逆""孤独—寂寞"等萦绕其一生的感情纽带构建了其作品中挥之不去的"萧红情结"。
关键词:自叙传 无家 无爱 孤独寂寞 
传记中的诗歌批评误区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70-72,共3页王永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2009G15)
在诗人传记中,诗歌批评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批评对于厘清诗人的诗学传承,确定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诗人传记中运用诗歌批评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具体表现为:过多地采用诗人一己之说来评论其诗作;将诗...
关键词:传记 诗人传记 诗歌批评 
隐忍的阙失与痛快的宣泄——《对照记》与《小团圆》的互文性被引量:5
《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108-111,共4页朱旭晨 郭小英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作家自传散论"(HB2009G15)的阶段性成果
自传体小说与自传文本以及回忆录之间往往有一种显隐相间、虚实相生的互文关系。本文以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与自传文本《小团圆》为个案,透过张爱玲的创作动机,追踪其心理与个体经历,考察《小团圆》之于《对照记》及其他相关...
关键词:张爱玲 《对照记》 《小团圆》 自传体小说 传记 
张爱玲传记写作与研究综述被引量:3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朱旭晨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自传散论"(HB2009G15);燕山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中外传记经典研究"(B252)
作为传主的张爱玲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成为众多传记作者的聚焦点。迄今,已出版的张爱玲传近七十部。从学理角度考察,这些传记已初具研究对象的独立、驳杂与丰富性。回顾与总结张爱玲传记写作及研究的整体状况,对传记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
关键词:传记研究 张爱玲 传记写作 
也谈《小团圆》被引量:2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6-11,共6页朱旭晨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女性自传散论>(HB2009G15)的阶段性成果
透过作者的创作动机,追踪作者的心理和经历在作品中留下的烙印,考察《小团圆》作为自传文本所传达出的传记实践意义,探索心理传记的结构模式及真实的多种言说方式。
关键词:张爱玲 《小团圆》 传记 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