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W034)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遂曹梦晶罗姝熊英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湘论坛》《文学评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平常心是道佛教白居易马祖道一禅学思想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论佛教对于隐逸的超越意义——以晚唐诗人为例被引量:4
《湖湘论坛》2010年第5期97-101,共5页胡遂 肖圣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批准号:04BZW034]的研究成果之一
身处晚唐时代的一部分失意文人最终选择了归隐渔樵、躬耕田园、寄情山水的道路,当了隐士或准隐士。应研究佛禅思想对诗人们具有以道统的意义来支撑其精神,并帮助他们获得身心的自由超越与心灵之止泊安定的现象。
关键词:佛教 隐逸 意义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从王维对闲适的吟咏看“无念”、“无相”、“无住”的禅宗思想被引量:1
《湖湘论坛》2010年第1期82-86,共5页胡遂 曹梦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编号:04BZW034]的阶段性成果
王维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佛",其一生的文学作品中,对闲适生活的吟咏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并且形成了其独有的恬淡空灵的特色,究其缘由,与其对佛教的深刻造诣分不开。本文试从其闲适诗与佛教的交汇之处,浅谈王维的"无念"、"无相"、"无住...
关键词:王维 闲适诗 禅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论王维山水诗的“云”、“水”意蕴被引量: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84-87,共4页胡遂 罗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04BZW034)
禅宗在盛唐已经发展成一种传播生存智慧的哲学,调节着众生心灵世界的平衡。作为盛唐山水诗的开创者,王维深度融合了南北禅宗的禅法精髓,并将其融入山水之中,创造出一种空明静秀的境界,他的山水诗常体现出心境与物境、物境和禅境的交相渗...
关键词:佛禅自性 自在自如 水云意象 
论盛唐诗的“有我”与“无我”被引量:1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108-111,共4页胡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04BZW034)
盛唐诗的"有我"与"无我",与当时的佛禅思想颇有契合之处。概言之,盛唐诗的"有我"即是"吟咏情性",这是与此前初唐奉帝王之命而作的应制诗等宫廷诗最大不同,这正是当时慧能南宗禅的理论核心"佛性论"在诗坛上的表现。也正因为禅宗思想的渗...
关键词:盛唐诗 有我 无我 慧能南宗禅 
从“平常心是道”看白居易平易浅俗诗风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胡遂 
"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编号:04BZW034)"之阶段成果
“平常心是道”是中唐时期禅宗代表人物马祖道一所提出的重要禅学思想。白居易由于与马祖道一洪州禅系人物来往甚多,在思想上受其影响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在诗歌创作的内容、题材与形式诸方面有所表现。概言之,诗人既以“平常心”关注...
关键词:平常心 白居易 诗风 马祖道一 代表人物 禅学思想 中唐时期 诗歌创作 
权德舆诗歌创作与马祖洪州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45-49,共5页胡遂 熊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04BZW034)
在中唐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下,多病的权德舆思想成份比较复杂,便很自然地接受了当时声势渐大的马祖洪州禅。在其诗集中,权德舆通过其“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女嬉笑挽衣裳”的日用境,“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的旷达境,“圆月初出海,澄辉来满...
关键词:平常心是道 权德舆 马祖洪州禅 
佛教“苦谛”与杜荀鹤诗的身世之叹被引量: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92-95,共4页胡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教与中国文人心路历程>(04BZW034)
晚唐山林隐逸诗人中多叹老嗟卑之作,在杜荀鹤诗集中,更是充满了感伤身世的凄凉戚苦之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饱经坎坷、屡受摧挫的人生体验使他不得不信解佛理禅意,尤其是对佛教“苦谛”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也因为与佛门有较深渊源,所以对...
关键词:杜荀鹤 身世 佛教 苦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