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ZW033)

作品数:12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玉玲张春歌戴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浙江大学江苏省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现代文学论丛》《齐鲁学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相关主题:昌耀昌耀诗歌命运古马民歌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国当代西部诗潮中的民歌特色——以甘肃诗人叶舟、古马、高凯的乡土诗为例被引量:1
《新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118-122,共5页张玉玲 张春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西部诗潮研究”(07CZW033)的阶段性成果
从民谣中吸取营养,是西部诗人获得超语言的重要手段。叶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力践于一种简约、奔跑、义无反顾和戛然中止,像一把断裂的刀子,锈迹缠身,镶刻了可能的诗句。需要重铸的依旧是内心的飞行、吹鸣、隐忍和迎头痛击———因此...
关键词:诗人 古马 特色 民谣 诗潮 锈迹 甘肃 
民歌对古马诗歌的影响
《飞天》2011年第8期12-14,共3页张春歌 张玉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西部思潮研究”(07CZW033)
作为西部重要的诗人,古马以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写出了西部地域的神秘、荒寒、鬼魅、坚强、淳朴……他的诗作,既有婉约、典雅的古典诗词的意境,更有朴素、热烈的当地民歌的神韵,古道西风、长河落日、秦砖汉瓦……在古马的吟咏下浮现着西...
关键词:民歌化 现代诗歌 西部 古典诗词 口语化 语言 民间歌谣 情感 朴素 民间文学 
“诗,可为殉道者的宗教”──昌耀诗歌美学观探索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8期96-105,共10页张玉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西部诗潮研究”(07CZW033)的阶段性成果
昌耀诗歌的特异性及所达到的高度已经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复杂的精神现象之一,然而昌耀对于时代的超越依然令诗歌评论界困惑不解。"诗,可为殉道者的宗教"是昌耀诗学的核心观念,包含着昌耀对诗歌的理解与对人生困境的思索。"诗,可为宗...
关键词:昌耀 宗教 殉道者 诗歌美学观 
被动的写作者:昌耀诗歌创作动因被引量: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77-182,共6页张玉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7CZW0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41263)
对昌耀的"被动"诗歌理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一理论揭示了诗歌产生的规律:即诗歌创作来自于情感的驱使,情感的产生来自于对生存困境的体悟。情感的郁结是诗歌产生的动因。昌耀的诗歌理论形成与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苦难经历密切相关。昌耀的...
关键词:昌耀 被动 抒情主体 西部高原 生存困境 郁结 
昌耀诗歌艺术的产生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1年第1期99-109,共11页张玉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西部诗潮研究”(07CZW033)的中期研究成果
昌耀的诗歌为生活的逼迫所造就。正是生活之'重',造就了昌耀诗歌之'重'。身为'右派',流徙祁连山腹地、青藏高原二十二年的经历,使得昌耀的诗歌内容从'歌颂'转向'灵魂的歌吟'。生活中的困顿与困境,事业、爱情之多舛,死亡的显身,让诗人深...
关键词:昌耀 生命之重 西部 困境 命运 
昌耀诗歌成因初探
《文学评论丛刊》2010年第2期143-149,共7页张玉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两部诗潮研究”(基金号为07CZW0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昌耀诗歌研究”(基金号为20080441263)的阶段性成果
昌耀的诗歌已经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洪子诚先生就曾这样评价过昌耀的诗:"他从古老的、带有原始表征并且世代绵延不息的生活中,寻找生命的美……在昌耀的诗中,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形而上的孤独感’。"这样的评论无疑是准确的!...
关键词:诗歌理论 洪子诚 艺术特色 诗歌艺术 现代诗歌 现代新诗 诗歌现象 革命诗歌 诗歌意象 中国诗坛 
论昌耀对中国当代主流诗歌的超越被引量: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5,共5页张玉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西部诗潮研究"(07CZW033)的中期研究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昌耀诗歌研究"(20080441263)的中期研究成果
对昌耀写于1961年的一首小诗的文本进行剖析,将昌耀诗歌纳入文学史中,从文学史的视野中指出昌耀诗歌对主流诗歌超越的诸种质素,并进一步揭示出昌耀诗歌产生的深层原因和一个伟大诗人产生的规律,进而探寻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实践基石。
关键词:昌耀 超越 诗艺观 颂歌范式 苦难 困境 
论西部诗歌中的苦难意识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0-55,共6页戴玉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西部诗潮研究"(07CZW033)的中期研究成果
苦难在西部诗歌中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即具体化的苦难,而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诗人个人的经历和对命运的理解影响着西部诗人对苦难意识的领悟。与经典作家的比较表明,对生命价值的终极确认使得西部诗歌未在生命价值方面表...
关键词:西部诗歌 苦难意识 原因 比较 
一种被忽略的审美倾向——西部诗歌审美趣味的当代性发掘
《齐鲁学刊》2009年第6期142-146,共5页张玉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当代西部诗潮研究"(07CZW03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昌耀诗歌研究"(20080441263)
中国当代西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被评论界所关注始于1980年代初期的"新边塞诗"。当时的"新边塞诗"以其英雄主义的浩歌崛起于诗坛,它与古代边塞诗的诗歌风格一脉相连。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西部诗歌虽然被边缘化,但却在更广阔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当代西部诗歌 新边塞诗 审美倾向 审美趣味 
中国当代西部诗歌的终极关怀被引量:3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654-659,共6页张玉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ZW033)
西部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艺术精神,它的独立品格也在悄悄形成。其中终极关怀源于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终极关切,是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形而上的思考。西部诗歌表达了对灵魂的叩问,对时间的关注与对人生的思考。西部诗歌所具有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中国当代西部诗歌 终极关怀 命运 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