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ZW020)

作品数:43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俊虎白璐璐董蕾文庄庄高慧更多>>
相关机构:延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榆林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小说评论》《中国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延安文艺老舍文学创作小说视域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贾平凹《山本》中“陆菊人”形象阐释被引量:1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55-59,共5页王俊虎 白翻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3SXTS01)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山本》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传说放置于涡镇这个充满着秦岭文化气息的场景中。与其以往作品相比,《山本》突出之处在于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首次提出“现代性、传统性、民间性”三个概念,并将他对“三性”的认识寄托于作...
关键词:贾平凹 《山本》 陆菊人 
性别文化视域中的白先勇《孤恋花》解读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05-110,共6页王俊虎 郝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项目编号:2013SXTS01)
《孤恋花》是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中较难解读的一篇。一些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体现了"命运轮回",却又难以断定五宝与娟娟是否为同一人;也有评论家提出小说中充斥着"罪孽意识",却又难以分辨娟娟杀死柯老雄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总体来说...
关键词:白先勇 《孤恋花》 性别文化 
论路遥对延安文艺大众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60-66,共7页王俊虎 范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3SXTS01)
文艺大众化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始之初就有的追求,也是现代文学迥异于古典文学的标志之一,但"五四"新文学的大众化传统基本限定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间﹐并没有真正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延安文艺作为战时特定语境下的产物...
关键词:路遥 延安文艺 大众化 继承与发展 
论路遥对延安文艺大众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26-32,51,共8页王俊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3SXTS01).
文艺大众化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始之初就有的追求,也是现代文学迥异于古典文学的标志之一,但五四新文学的大众化传统基本限定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间,并没有真正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延安文艺作为战时特定语境下的产物,从...
关键词:路遥 延安文艺 大众化 发展 
论曹禺戏剧与延安时期的“大戏热”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王俊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3SXTS01)
1940年至1942年初,延安出现了一股演"大戏"的热潮,其中国统区作家曹禺的戏剧被频繁上演并受到好评。曹禺剧作所具有的高超艺术水准和剧作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不仅符合边区文艺家们对高质量、高水准剧作的渴望,而且也契合毛泽东后来在...
关键词:延安时期 曹禺 戏剧 
论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存在主义意蕴被引量:2
《榆林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69-73,共5页王俊虎 范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SXTS01)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代表作品之一,其经典意义不言而喻。基于经典作品内涵的再阐释性,存在主义为读者解读路遥及其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路遥无论是在创作个性上还是在具体文本创作中,都不难发现其与存在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精...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存在主义 路遥 创作个性 无意识 
论贾平凹的诗集《空白》及其文学意义
《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101-108,共8页王俊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
《空白》是贾平凹迄今为止唯一的诗集,尽管诗集中收录的作品基本上是作者初涉文坛的稚嫩之作,但作者却对这部诗集珍爱有加。诗集《空白》在语言特色、题材内容、审美情趣、思想意蕴等方面都为贾平凹后来的小说和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
关键词:《空白》 小说 散文 艺术母体 文学意义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延安时期读者群与文艺创作关系刍议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47-51,77,共6页王俊虎 邱跃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3SXTS01)
读者群和文艺创作之间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延安时期的读者群与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紧密,这与延安时期文艺的特殊性密切相关。延安时期的文艺活动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特别是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导...
关键词:接受美学 延安时期 读者群 文艺创作 创作主体 
老舍与海子个性气质比较论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7年第2期50-54,共5页王俊虎 邱跃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2013SXTS01)
老舍个性气质的内核包括乐观、诚实、开朗、自尊、坚韧、谦和、严谨等因素,海子个性气质的底色体现出悲观、单纯、内向、敏感、脆弱、孤傲、散漫等特征。他们个性气质的形成与各自母亲的生命教育、家庭环境、地域文化有密切联系。不同...
关键词:老舍 海子 个性气质 
审美范畴视域中的《女神》再解读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07-111,136,共6页王俊虎 邱跃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文学对延安文学的承传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XZW020);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项目编号:2013SXTS01)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其代表作与成名作。《女神》甫一出版,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开一代诗风,被广大青年所争相阅读。这部诗集之所以如此受读者欢迎,除了思想上反映了"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和形式上主张"绝端自由"的诗体大...
关键词:《女神》 审美范畴 崇高 优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