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FX009)

作品数:15被引量: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余睿尹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法学》《江汉论坛》《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公物公共财产权利法律属性公法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通标志的法律属性及其救济问题研究被引量:2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88-101,共14页梁君瑜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XFX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交通标志的法律属性是行政法学中争议已久之话题。界定交通标志的法律属性,关乎救济途径的正确择取与救济过程中伴生疑团的有效应对。因交通标志的范围、种类具有地域性且严重囿于法规范之设定,当前借用我国台湾地区经验而构筑的学理分...
关键词:交通标志 行政事实行为 法规命令 一般处分 救济 
行政诉讼阶段化构造改良论——基于程序正义与诉讼经济之双重价值诉求被引量:8
《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80-85,共6页梁君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XFX009);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9SFB2017)
基于程序正义与诉讼经济的双重价值诉求审视我国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审前准备及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可以发现:起诉条件因部分吸纳诉讼要件与本案要件的内容而呈现"高阶化"之弊病,这使得本该后置审查的诉讼要件与本案要件面临重复审查...
关键词:阶段化构造 诉之阶层要件 单层阶段诉讼 程序正义 诉讼经济 
行政行为无效确认之诉的理论内核与制度前景被引量:9
《理论月刊》2016年第7期112-118,共7页梁君瑜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09XFX009);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09SFB2017)
行政行为无效确认之诉在举证责任分配、诉前程序、起诉期限及判决方式方面有其特殊性,除判决方式已由新《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外,其余方面之特殊设计尚告阙如,而判决方式之条文规定亦存缺陷。为实现行政行为无效确认之诉的独立价值与...
关键词:行政行为无效 无效确认之诉 确认无效判决 理论内核 制度构想 
公物利用性质的反思与重塑——基于利益属性对应权利(力)性质的分析被引量:12
《东方法学》2016年第3期38-45,共8页梁君瑜 
2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9XFX009);中荷合作项目"中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项目批准号:106-239067);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物系行政主体履行职务的重要手段,以积极姿态保障公物供给及利用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正确认识公物利用性质直接关涉给付行政理念的贯彻、司法救济渠道的开启与公物利用主体的纠偏。由于对公物利用性质的研究呈现出严重的"路...
关键词:公物利用 路径依赖 目的导向 个人公法利益 主观公权利 
公法权利视角下的公共财产用益权探析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5年第5期100-104,共5页余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09XFX009)
公共财产用益权是公共财产物权结构中的核心权利形态,但由于缺乏立法与理论的支撑,这种权利的属性、内涵、效力等要素都较为模糊,公民在主张该权利时也往往受到行政权力的排斥。行政法上的公法权利不仅契合了公产用益权的属性,而且可以...
关键词:公共财产 公产用益权 公法权利 民生保障 
行政法视野下的公共财产支配权效力探究被引量:3
《江汉论坛》2015年第9期140-144,共5页余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09XFX009);广西大学科研基金人才项目"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物权制度探究"(08GSKFX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共财产的支配权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法上的公法权力,其来源于法律对行政主体的赋权而非由行政财产所有权所衍生。因此,行政主体对公共财产实施的设置、管理、利用、分配等支配权行为也就相应具有了行政行为的公法效力。进而形成如对"非...
关键词:公共财产 公物 支配权 公法权力 物权 
论公物利用法律关系的权利(力)构造被引量:4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0-66,共7页梁君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XFX009);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
公物利用法治化立基于对公物利用法律关系的深层理解。公物利用法律关系是由公物所有者、支配者、利用者组成的三面复式结构,其在法律性质上呈现私法与公法交相融合的格局,在权利(力)构造上包含公物所有权、公物支配权、公物用益权。公...
关键词:公物利用 权利(力)构造 公物所有权 公物支配权 公物用益权 
论公物利用侵权的司法救济——以主观公权利与司法救济的对应关系为线索被引量:3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7-22,共6页梁君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09XFX009);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
公物利用是一种复合型主观公权利。因主观公权利与司法救济存在对应关系,所以归纳公物利用侵权形态并分析其损及的主观公权利类型,是完善我国相应司法救济的逻辑起点。我国公物利用侵权的司法救济在救济方式之实效性、救济对象之覆盖性...
关键词:公物利用 侵权形态 主观公权利 司法救济 
依法治国重在“一体建设”和“共同推进”——以破除法治进程中的“壁垒效应”为视角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9-23,共5页余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XFX009);广西社会科学重点项目(GXSK201505)
当前,在探索、制定和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各项法治改革举措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当前法治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壁垒效应"。应以"一体建设"的法治思维来全局谋划,以"共同推进"的法治方...
关键词:依法治国 壁垒效应 一体建设 共同推进 法治思维 法治方法 
作为复合型主观公权利的公物利用被引量:7
《时代法学》2015年第2期41-47,共7页梁君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物利用法律问题研究"(09XFX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物利用系公物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乃与国家供给义务对应之公众取用权利。现实困境显示公物利用的权利性质未获应有重视,公众用公物利用因反射利益的错误定性而陷入救济盲区,公务用公物利用则因受益主体错位而沦为权力寻租的"重灾区"...
关键词:公物利用 反射利益 主观公权利 复合型权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