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ZH169)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红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求索》《江西社会科学》《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北宋诏令北宋时期交游君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交游看欧阳修与宋学发展的关系——以北宋至和至治平年间为考察对象被引量: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55-160,共6页徐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AZH169)
欧阳修在至和至治平年间居京为官十四年,以其为中心相与交游者一般为道德、文学之士,他们雅集交游、诗酒唱和,既有文学层面的交流,亦有政治时事、人物品评、经典诠释、儒释道关系等的议论,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交游圈。欧阳修及其交游圈...
关键词:欧阳修 汴京 交游 宋学 
从诏令看北宋时期君主的“畏天”之德被引量: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3-70,共8页徐红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道德与秩序--宋代诏令文本的历史学解读"(12YJAZH169)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北宋特殊的政治环境,"畏天"成为君德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意义是敬慎。"畏天"在诏令中的使用语境,包括新皇即位、发生灾异、群臣上尊号三种,一方面表现出对天的敬畏之意,一方面表达了建立在天命基础上的皇位合法性诉求。"畏天"也是北...
关键词:北宋 畏天 敬慎 君德 
论北宋祭天典礼中的人神关系——以诏令为主要依据被引量:1
《求索》2014年第8期147-151,共5页徐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道德与秩序--宋代诏令文本的历史学解读"(12YJAZH169)
北宋南郊祭天是重要的典礼活动,与之相关的诏令不仅体现了人神关系的一般意义,即上天降福于人间,人以自己良好的行为报谢于天,并祈求上天更多的福佑,而且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及对现实政治利益和权力的诉求。同时,祭天仪式的庄严、...
关键词:祭天 神位 人神关系 等级制度 
论方壮猷的史学贡献——以武汉大学图书馆藏《元史讲义》为中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1期91-96,共6页徐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ZH169)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方壮猷《元史讲义》反映了他在元史研究领域的成就。方壮猷在元史领域的创见涉及蒙古族源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论证蒙古源于东胡的观点,勾勒出蒙古族起源的路径;二是认为达靼与室韦可以混称,解决了蒙元史研...
关键词:方壮猷 元史讲义 治史方法 学术视野 
古代君主自谦词流变考证——以诏令为考察对象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128-132,共5页徐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道德与秩序--宋代诏令文本的历史学解读"(12YJAZH169)
古代君主自谦词经历了秦汉、唐宋、元明清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唐宋时期为君主自谦词使用最鼎盛的时期。君主自谦词从使用语境看,多是面对祖先、先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等长辈或提及承继大统的语境,也有面对臣属的情况。在中国古代君主专...
关键词:自谦词 君主专制 忠君 孝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