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380)

作品数: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金宝刘红秋刘玉泉杨洪兴张冠男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工商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工商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旬刊)》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生大学教育高校德育教学师德社会化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高校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与观念转变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7期233-233,共1页李金宝 杨洪兴 张冠男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研究"(2007380)
本文就我国体制转轨时期,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反映出来的供需矛盾的分析,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的毕业生如何积极转变观念,面对挑战,立足实际,找准定位,发展自己的理念。
关键词:高校 供需矛盾 就业观念 
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及对策研究被引量:6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98-101,共4页刘玉泉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380)
大学教育不仅为学生社会化提供了承前启后的动力因素,而且把学生当成社会化教育的主体,使学生真正走向现实生活,以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对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育 大学生 社会化教育 
略论高校德育教学中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被引量:6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21-123,127,共4页刘红秋 李金宝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研究"(2007380)
大学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决定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德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之在职业生涯中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德性修养乃是立身之本,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坚实基础。要加强德育教学...
关键词:德育 职业道德素质 德性 师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