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24)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黄万华丁婕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辑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转型战后左翼文学《秧歌》《十八春》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1950年代诗歌的文学史经验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4-81,共8页黄万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8JA751024);国家社科基金(10BZW099)
1950年代中国大陆新诗的存在,是诗歌以自己的形式去确认"人民"的存在时,力图建立革命诗歌"大一统"王国的政治主导性力量和诗歌自身生发的多元差异性发生纠结、冲突,由此产生诗歌活力和困境的历史呈现。此时期集体性战歌和个人性情感的冲...
关键词:中国新诗 1950年代 文学转型 
1945-1949,平津地区文学期刊的向“左”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丁婕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08JA751024)
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国共内战形势的变化,双方文艺政策的调整,左翼文学逐渐成为平津文坛的主导力量。认同左翼文学立场的作家成为文学期刊的主宰,许多中间作家开始向"左"转,其他作家则日渐淡出文坛,刊物的作者趋向单一化。在刊物的内...
关键词:1945—1949 平津地区 文学期刊 左翼文学 
边缘突围中的多种叙事:1950年代的台湾小说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2-129,共8页黄万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8JA751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ZW099)
1950年代的台湾小说,不仅在"反共抗俄"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边缘产生了现代主义、女性叙事、台湾乡土等小说形态,也在某种"主流"形态内部产生了疏离官方意识形态的小说形态,形成了多种"边缘"形态。小说自身发展的动态格局与僵化的政治体...
关键词:1950年代台湾小说 中国当代小说 政治叙事 乡土叙事 女性叙事 
“二二八”文学:战后台湾文学的重要转折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黄万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751024)
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前后反映、表现台湾社会的"二二八"文学迅疾纪录了战后台湾现实的真实面影,凸现了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民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和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矛盾冲突,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化解了"二二八"中的族群冲突,在社会心理和...
关键词:台湾文学 二二八 左翼文学 文学转型 
“三级跳”:战后至1950年代初期张爱玲的创作变化被引量:6
《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5期176-183,共8页黄万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8JA751024)
1940年代后期至1950年代初期,张爱玲经历了沦陷区、国统区、新中国、英殖香港、异域美国不同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创作呈现间歇性的"喷发"。关注更实在的日常中国,构成了张爱玲战后创作的出发点。她的电影剧本《不了情》、《太太万岁》等...
关键词:张爱玲 《十八春》 《秧歌》 文学转型 女性电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