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4B30601001)

作品数:7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常建星黄子通蒋龙元何志捷杨炼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急救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乌司他丁回肠黏膜休克大鼠失血性肠三叶因子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室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年第5期532-533,共2页赵锋 王成 周伟雄 娄探奇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30601001);血液透析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普及和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短期存活率有显著提高,但长期生存率仍然较低,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左室结构和功能异常与患者的预后密切...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危险因素 左室结构 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液净化技术 舒张功能不全 预后相关 长期生存率 
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7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第12期1136-1138,共3页蒋龙元 杨炼红 常建星 何志捷 余涛 黄子通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3060100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7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行常规抗休克和病因治疗。治疗组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2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24 h一次...
关键词:乌司他丁 脓毒性休克 细胞因子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NP水平与残肾功能相关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第19期2938-2940,共3页王成 娄探奇 陈珠江 唐骅 刘迅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3060100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NP与残肾功能关系。方法收集24例无明显心力衰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血清ANP和肌酐水平,记录患者血压和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情况。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NP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显著负相关(β=-0...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浆利钠肽 残余肾功能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4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年第9期542-545,共4页蒋龙元 杨炼红 钟娃 何志捷 常建星 黄子通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3060100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对照动物研究,用改良Chaudry方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关键词:乌司他丁 休克 失血性 回肠黏膜 凋亡 大鼠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2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年第9期1701-1704,共4页蒋龙元 杨炼红 钟娃 何志捷 常建星 余涛 王彤 黄子通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04B3060100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前瞻对照研究,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相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关键词:乌司他丁 失血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小肠杯状细胞在大鼠休克后肠黏膜重建中的作用被引量:25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年第6期510-512,共3页常建星 陈双 蒋龙元 马丽萍 常瑞明 黄子通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0318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4B30601001)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小肠杯状细胞在肠黏膜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9只,每只重250~300g,分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再分为6个组,分别为休克复苏后1、3、6、12、24和36h组;各组留取回肠黏膜,观察休克复苏后早期不同阶段肠...
关键词:杯状细胞 肠黏膜 重建 休克 失血性休克 回肠黏膜 杯状细胞 SD大鼠 小肠 损伤后修复 细胞数量 肠三叶因子 肠黏膜损伤 
肠屏障损伤后通透性与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中国急救医学》2004年第11期806-807,共2页常建星 黄子通 蒋龙元 常瑞明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4B30601001)
目的 观察大鼠应激下肠屏障损伤后通透性与形态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于复苏后1、3、6、12、24 h时间段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包括常规检查、绒毛改变和肠上皮损伤指数;同时通过口服乳果糖和甘露醇,检...
关键词:肠屏障 肠通透性 损伤指数 乳果糖甘露醇比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