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AZX006)

作品数:54被引量:9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定光高恒天张怀承邓名瑛于树贵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东疆学刊》《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道德生活清代秦汉时代秦汉隋唐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隋唐法律运行中的道德生活
《唐都学刊》2016年第2期11-16,共6页王超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03AZX006);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课题:"儒家哲学对传统医学思维范式的影响研究"(030100500203)
隋唐法律道德生活是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来呈现的。在立法方面,统治者大都坚持礼法结合、立法宽简、法需稳定等原则。司法道德主要体现在重教轻诉、限制拷讯、恤刑慎杀等方面。执法道德主要体现在有法必依、执法画一和执法守法等方面。
关键词:隋唐 法律 道德生活 
魏晋时期的薄葬礼俗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邓名瑛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03AZX006)
魏晋时期,由于长期战乱、自然灾害以及盗墓之风的影响,产生了薄葬的风气。这一风气在三国及以后的两晋时期,都大量存在。考察魏晋时期的薄葬礼俗,可以发现它与"天下为公"的执政理念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与魏晋时期社会普遍流行的纵情任...
关键词:魏晋 薄葬 礼俗 天下为公 孝义 
论毛泽东的自由本质观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3-19,共7页彭定光 李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3AZX006);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2JAZJD720007)
毛泽东从自由本质的主体定位和领域定位的视角对自由观中的核心问题即自由的本质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为标志的自由本质观。这种自由的本质在内在逻辑上展开为自由是对必...
关键词:毛泽东 自由 本质 改造世界 
隋唐军事道德生活说略
《北方论丛》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王超 张怀承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项目编号:03AZX006);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项目编号:02JAZJD720007)
隋唐军事道德生活是通过将士在处理与国家、与百姓关系和军队内部关系态度方面来呈现的。精忠爱国是将士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道德信念,这不仅在于统治者的不断强化,也在于将士们大多能自觉信奉并化为实际行动。将帅们也大多坚持仁德爱...
关键词:隋唐 军事 道德生活 
司马光财富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3期46-49,共4页罗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03AZX006)宋元卷研究成果
在中国财富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司马光的财富伦理可谓既出于史,又着眼于治,更体现出资政育人的道德智慧,成为令当时和后世诸多政治家、经济家和思想家总结经验教训,反思世道人生的源头活水。司马光的财富伦理思想出于对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
关键词:司马光 财富伦理思想 藏富于民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基本价值旨趣和特质探论被引量:5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7-122,共6页王泽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3AZX006);教育部文科基地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伦理道德的深刻认识和现实感受,反映着中华民族立身处世和律己待人的哲学智慧和精神风范,是中华民族关于做人和怎样做人以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有价值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和行为实践的总和,...
关键词:中华民族道德生活 家国同构 天下为公 仁民爱物 
论清代道德生活的特点被引量:2
《伦理学研究》2013年第2期89-93,共5页彭定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项目编号:03AZX006);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项目编号:02JAZJD720007)
清代道德生活在其性质上与以往封建朝代无异。封建专制制度的进一步强化、满族变成统治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使清代道德生活具有道德制度化程度的提高造成道德虚伪的流行、首崇满洲、士人明哲保身、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和妇...
关键词:清代 道德生活 特点 
解读贞观盛世的和谐道德生活被引量:1
《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白春雨 高恒天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03AZX006);2008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08JZD008)
在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中,"大一统"基础上的盛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贞观盛世是这种理想的最切近的实现。史论结合地看,唐初实现这盛世的实践经验主要可归结于君臣和谐、官民和谐以及民族和谐的三大和谐道德生活。君臣和谐具体地...
关键词:贞观盛世 和谐 道德生活 
唐代婚姻道德生活的概况被引量:3
《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3期1-5,共5页张怀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课题(编号:03AZX006);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编号:02JAZJD720007)
婚姻家庭是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领域,婚姻关系也是人类一切关系的前提。为了维护正常的婚姻,人类提出了各种原则和规范,唐代吸收传统的礼制,从法律上确定了完整的婚姻制度。盛唐的大国气象,也使人们的婚姻观念比较其前后都更加具有包...
关键词:唐代 道德生活 婚姻 
论清代道德生活的演变
《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3期6-14,共9页彭定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课题(编号:03AZX006);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编号:02JAZJD720007)
清代道德生活经历了从磨合时期到稳定时期再到裂变时期三个阶段。其磨合时期所要处理的主要社会关系是民族关系,所要解决的主要社会矛盾是民族之间的道德生活冲突。其道德生活的磨合,在其根本上并不是对私人生活领域道德生活的整合,而...
关键词:清代道德生活 磨合时期 稳定时期 裂变时期 道德认同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