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701)

作品数:73被引量:71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彩霞孟静岩崔家鹏于漫秦微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天津中医药》《四川中医》《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脾胃脾主运化养生中医《黄帝内经》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阴阳不和”理论角度探讨肠癌的发病机制、病机演变及临床治疗被引量:3
《天津中医药》2023年第3期301-306,共6页王栋 孔宪斌 李清波 李雯 李玉 孟静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728,82274396);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CZDJC366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0CB5304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13CB531701)。
中医认为肝脾不调、脾胃不和、肝胃不和等脏腑不和及气血津液不和、寒热不调等均归属于“阴阳不和”,与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提出“阴阳不和”是肠癌的核心发病机制。肠癌各期病机变化各异,是虚、实及虚实夹杂的动态演变,...
关键词:肠癌 阴阳不和 发病机制 病机演变 临床应用 
中医药治疗胃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河北中医》2023年第1期159-163,共5页李清波 孔宪斌 李雯 李玉 王栋 孟静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3CB531701);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21KJ134)。
胃痞是临床常见脾胃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痞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从古至今很多医家都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痞的相关文献,归纳对于胃...
关键词:胃痞 痞满 中医疗法 综述 
国医大师张镜人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被引量:2
《中医学报》2021年第7期1468-1470,共3页蔡莉莉 孟静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531701)。
张镜人教授治疗脾胃病善于采用药对。临床常用紫苏梗-香附、八月札-九香虫、旋覆花-代赭石、柴胡-黄芩疏肝理气解郁,知母-连翘清热和胃,白芍-甘草养阴益胃,丹参-血竭活血化瘀,扁豆-山药健脾养胃,等等。
关键词:脾胃病 药对 国医大师 张镜人 
《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术语语义类型研究被引量: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2期189-191,208,共4页袁东超 杨茗茜 倪菲 陈彦君 董野 吴瑾 崔家鹏 王彩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531701)-“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藏象理论的继承创新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12001)-中医术语及信息国际标准研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YS-2013(0001-2))-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L19CYY012)-基于术语的《黄帝内经》语义网络顶层框架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604)-基于中医术语学和知识本体研究方法的《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体系框架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729)-基于语言学及扎根理论方法分类解析《黄帝内经》四字词组;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728)-基于象思维的《黄帝内经》五脏术语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L202051)-基于模因论的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英译策略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L201920)-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药术语标准核心评价指标集的构建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lnzy003)-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药膳术语标准化与国际化研究。
目的:确立《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相关术语的语义类型,为中医药语义类型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基于中医术语学研究方法,依托中医基础理论,经文献梳理、提取、规范、分类《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相关术语,确立《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
关键词:《黄帝内经》 脾藏象 语义类型 本体 中医术语 
《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究被引量:1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2期199-202,共4页杨茗茜 袁东超 倪菲 陈彦君 崔家鹏 王彩霞 李可大 董野 李思琦 季康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531701)-“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藏象理论的继承创新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12001)-中医术语及信息国际标准研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YS-2013(0001-2))-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729)-基于语言学及扎根理论方法分类解析《黄帝内经》四字词组;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L19CYY012)-基于术语的《黄帝内经》语义网络顶层框架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20AYY002)-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心系疾病症状术语标准化与国际化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604)-基于中医术语学和知识本体研究方法的《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体系框架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728)-基于象思维的《黄帝内经》五脏术语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L202051)-基于模因论的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英译策略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L201920)-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药术语标准核心评价指标集的构建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lnzy003)-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药膳术语标准化与国际化研究。
目的:通过构建《黄帝内经·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索中医经典古籍知识传承新方法。方法:提取《素问》中涵盖脾藏象理论的相关语段并抽提与咳疾病相关部分,在语段中获取元知识,简化并归纳形成领域概念,结合本体构建及...
关键词:本体 中医术语 《黄帝内经》 
胸痹心痛的病名演变被引量:17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854-857,共4页杨丽 王彩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701)。
古代文献中胸痹心痛的病名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痹、胸痹心痛、卒心痛、久心痛等。最初的胸痹心痛包括心病、胃脘部疾病和胸腔疾病。《黄帝内经》中胸痹心痛的病名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痹”等,将胸...
关键词:胸痹心痛 胸痹 心痛 真心痛 病名演变 
龚廷贤治痰以脾为先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20年第10期1751-1753,共3页杨振弢 王方园 彭莹莹 孟静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701)。
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基于脾胃理论的深刻认识,阐释了当以脾为先的中医治病论治思路。龚廷贤认为痰病的形成,是由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所致,与诸脏腑失调密切相关,其中又以脾胃功能为根本。龚廷贤对痰病的病因、病机则突出了气、火的认识,论...
关键词:龚廷贤 脾胃   湿 气机 火热 
刘完素治湿别论被引量:3
《天津中医药》2020年第4期410-413,共4页杨振弢 许峰巍 彭莹莹 卜志超 孟静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2013CB531701)。
湿之为病,总以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为根本,故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对此历代医家均颇为重视,并常以脾胃为基础论治湿病。金元医家刘完素亦颇有心得,但不同于一般医家常采用温脾燥湿等法,刘完素则遵其寒凉思想,主张中土...
关键词:湿 脾胃 刘完素 
从脾论治肠道菌群失调型慢性腹泻被引量:12
《西部中医药》2020年第3期159-162,共4页王方园 彭莹莹 杨振弢 孔宪斌 卜志超 孟静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72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701);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8JCZDJC36600)。
从肠道菌群与腹泻的关系、脾虚与慢性腹泻、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入手探讨从脾论治肠道菌群失调型慢性腹泻,指出腹泻多以脾虚为病理基础,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健脾祛湿类方剂是否是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靶点中药尚需进一步研...
关键词: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 脾虚 健脾祛湿类方剂 中医药 
从脾论治痰证研究进展被引量:16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卜志超 徐嘉新 孔宪斌 杨振弢 孟静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531701).
痰浊为多种疾病发生的病因,是体内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饮病形成主要为肺、脾、胃、肾的气化功能异常及三焦水道不利,其中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该文以中医的脾虚生痰理论为主要切入点来探讨近年通过健脾化痰法治疗临床疾病的研...
关键词:脾虚生痰 糖尿病 冠心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