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730005)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克更多>>
相关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考古》《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汉画像石艺术汉画像石生态美学养生汉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汉画像石艺术的审美文化意义被引量: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69-173,共5页刘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南阳画像石与早期民间信仰生态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730005)
审美文化虽然是一个当代概念,但这一概念的使用不仅仅限于当代。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汉画像石艺术完全能够成为我们探索和思考审美文化的宝贵资源。对日常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生动展呈是汉画像石艺术审美文化文本的重要题旨和根本追求,...
关键词:汉画像石 大众对话 民间艺术 审美文化 
汉画像对生态美学研究的意义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80-85,共6页刘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05JA730005)
美轮美奂的汉画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汉代特定的政治与文化背景对汉画像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力量的巨大和神奇使古代先民对自然一直怀着尊敬和欣赏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既是汉画像走进自然实现人的自然化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汉画像 生态美学 自然人化 人的自然化 
道教性命双修的文化精神特质与汉代养生画像石刻
《江汉考古》2006年第3期69-73,共5页刘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阳汉画像石与早期民间信仰生态意识研究>之一。项目编号:050JA730005
养生汉画像石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达着“下根”之人对于道教义理的认识和选择。以往相关研究多流于图像内容的阐释,着力点在于将该类画像还原成文献,缺乏对图像形式背后所隐藏观念意味的关注,未曾从道教房中养生思想对汉画观念浸...
关键词:养生 汉画 道教 房中 
汉画像石艺术的阴阳本原与古典生态存在论审美观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14-120,共7页刘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阳汉画像石与早期民间信仰生态意识研究>(05JA730005)阶段性成果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蕴涵有丰富的生态智慧。谐合阴阳自然、万物循环、自觉看护地球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审美观念,如生命本色美、万物共生和谐美、自由宁静美等,对于突破主客二分认识论模式给生态美学研究带来...
关键词:汉画像石 阴阳本原 悲悯情怀 生态美学 
道教房中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汉代养生画像石刻
《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152-154,共3页刘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A730005)
养生汉画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达着“下根”之人对于道教义理的认识和选择。以往相关研究多流于图像内容的阐释,着力点在于将该类画像还原成文献,缺乏对图像形式背后所隐藏观念意味的关注,未曾从道教房中养生思想对汉画观念浸润的...
关键词:养生 汉画 道教 房中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