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h005)

作品数:10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冬梅舒大刚姚文永蒋宗许胡俊俊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儒藏论坛》《巴蜀史志》更多>>
相关主题:蜀学考辨易学史巴蜀文化中国儒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蜀人杨子建撰《十产论》述录
《巴蜀史志》2022年第6期79-83,共5页陈长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舒大刚教授主持,项目编号:10@zh005)之“子部类”阶段性成果。
一、《十产论》其书 《十产论》是中国古代妇产科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论难产的医学专著。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黄庭坚《山谷别集·杨子建通神论序》及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等文献记载,作者杨子建,名康侯,字子...
关键词:《郡斋读书志》 医学著作 马端临 退修 黄庭坚 晁公武 青神县 医学专著 
《糖霜谱》及相关文献校录
《巴蜀史志》2022年第3期82-85,共4页陈长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舒大刚主持,项目编号:10@zh005)之“子部类”阶段性成果。
一、《糖霜谱》其书《糖霜谱》,一名《糖冰谱》,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的关于甘蔗生产和冰糖制造工艺的科技专志,在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是宋代遂宁人王灼撰写的关于其家乡之事,故也是重要的巴蜀地方文献之一。该书作者王灼,...
关键词:糖霜谱 碧鸡漫志 王灼 四川省遂宁市 甘蔗生产 晦叔 颐堂 科技史 
“告庙”与“庙见”之别:春秋时期大夫以上阶层婚礼礼俗考证——从《左传》“先配后祖”说谈起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8期192-197,共6页舒大刚 王贞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编纂与研究”(川宣〔2012〕110号)阶段性成果
《左传》隐公八年记载郑国公子忽"先配后祖"之事,历代经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持论不一。问题的实质其实是春秋时期大夫以上贵族阶层通行的婚礼礼仪问题。告庙的仪式与婚礼仪式并无直接关系,而庙见的仪式才是婚礼中必要的一环。春秋时期,大...
关键词:左传 告庙 庙见 致女 反马 
儒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以学校为例
《儒藏论坛》2016年第1期162-172,共11页张尚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时代思潮与百年《春秋》学研究”(13CZX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世纪《春秋》学研究”(10YJC72006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重点项目“谢湜《春秋》学研究”(RX14Z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宣2012.11号)
学校是儒学教育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国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儒学教育。由于还没有纳入统一的国家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高中,儒学教育存在没有统一的权威教材,没有专职师资、常由语文老师兼任,主要以经典诵读...
关键词:儒学教育 学校 现状 对策 
古籍校勘的路径——以《宋会要辑稿》为例被引量:1
《文献》2015年第6期107-118,共12页尹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川宣2012.110号)阶段性成果
古代书籍,在刊刻、翻刻、抄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讹衍倒脱,自汉代刘向对校法之后,校勘也随着书籍的发展而兴盛。有的书籍,只有抄本流传于世,"舍此无他,研究者只能在忍耐中辨别使用,其中因错讹而误导之事亦所在多有。"《宋会要...
关键词:古籍校勘 《宋会要辑稿》 
魏了翁《周易集义》考辨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65-69,共5页李冬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阶段性成果
魏了翁倾心《易》学,终生治《易》,谪居靖州期间,完成了两部《易》学名著,一为取诸经注疏,摘为要义的《周易要义》,一为取濓洛以来诸大儒《易》说,集解而成的《周易集义》。其中《周易集义》初刻于紫阳,补刊于至元,大旨系以程、朱为宗,...
关键词:魏了翁 《周易集义》 理学 蜀学 宋刻本 
得本通末 开创新篇——欧阳修《诗》学本末论析探
《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185-190,共6页李冬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一般资助项目"巴蜀历代<诗>学著述考"(SXJZX2007-003)
在《诗》学史上,以本末论的观点论《诗》,为宋之大儒欧阳修所首创。其论《诗》,谓《诗》之义不出四类:诗人之意、太师之职、圣人之志、经师之业,并依据各自的内容和特点区分为本和末。在他看来,诗人之意和圣人之志才是《诗》义之本,而...
关键词:欧阳修 《诗》学 本末论 
巴蜀易学源流考被引量:5
《周易研究》2011年第4期25-33,共9页舒大刚 李冬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
巴蜀易学素有渊源,两汉为滥觞期,六朝为续传期,唐代为总结期,两宋为高峰期,元明以下则为流衍期。自两汉迄清末,历代巴蜀易学著作约有180余种;数量虽然不多,然特征却很鲜明,流派众多,"四道"毕备,其"尚辞"者则有苏轼之《苏氏易传》,"尚象"...
关键词:巴蜀文化 蜀学 易学史 中国儒学 
《南轩记》非苏辙所作考辨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3期182-183,共2页蒋宗许 胡俊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10@zh005);四川省重大社科项目
宋有《南轩记》一文,历来多属之曾巩,宋真德秀《续文章正宗》则归为苏辙著,近年孔凡礼《三苏年谱》,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亦从真德秀说。我们考察历代归属,并从文章风格语言及所涉内容辨析,可以确定《南轩记》作者是曾巩而非苏辙。
关键词:南轩记 曾巩 苏辙 
《明儒学案》百年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26-130,共5页姚文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zh005)
《明儒学案》是黄宗羲所编著的一部明代学术史专著。是书在编纂体例、选案标准、人物评价等诸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以至成为后人模仿的榜样。在对成书时间、版本、总体评价及其他具体内容等方面的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明儒学案...
关键词:《明儒学案》 黄宗羲 明代学术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