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70069)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毛瑞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更多>>
相关主题:历史形象编纂《西儒耳目资》《奇器图说》汉语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汉语天主教文献目录编纂史概述——以教外知识分子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3期143-150,194,共8页毛瑞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以金尼阁和王徵研究为中心"(项目号:10YJC770069)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古籍整理与古文献学科发展研究(1911-2011)"(项目号:11&ZD109)阶段性成果
16世纪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等一些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带着西学典籍进入中国,刺激了晚明中国会通中西学术思潮的产生和中西学者大量独撰、或合作的著、译作品的产生。汉语天主教文献的激增促使对其进行整理和编目的工作产生...
关键词:西学文献 目录 编纂史 
《奇器图说》与中外文化交流被引量:3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149-154,共6页毛瑞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以金尼阁和王徵研究为中心"(编号:10YJC770069)阶段性成果
《奇器图说》这部西方机械工程学汉语著作以"奇"字冠名,它所承载的文化交流史也是一朵奇葩。本文对它与中西文化交流、它在《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著录情况和它与中朝文化交流三个问题进行了探研。呈现两点启示:一是从文献的角度研究文化...
关键词:奇器图说 中西文化交流 四库全书总目 中朝文化交流 
王徵历史形象的演变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毛瑞方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以金尼阁和王徵研究为中心"(10YJC770069)阶段性成果
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他们的文化意义却可以不断地与时俱进。自晚明以来,学界曾将王徵前后诠释为"忠臣义士"、"科学家"、"天主教徒"等几种不同的历史形象,而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似乎更应被诠释为"跨文化传播者",因...
关键词:王徵 历史形象 史学史研究 
王徵历史形象演变的史学史考察被引量:1
《史学史研究》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毛瑞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十七世纪上半期西学文献入华及其影响--以金尼阁和王徵研究为中心"(项目号:10YJC770069)阶段性成果
王徵(1571-1644)是晚明中国的一名天主教儒士,字葵心,又字良甫,自号了一道人或了一子、支离叟、景教后学、崇一堂居士,教名斐里伯(Philippe)。明陕西泾阳县鲁桥镇尖担堡人①。自晚明至今,他在不同历史时期被塑造成不同的历史形象,...
关键词:历史形象 形象演变 王徵 史考 史学 天主教 泾阳县 科学家 
王徵与《西儒耳目资》被引量:3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23-29,共7页毛瑞方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70069)
晚明士人王徵是《西儒耳目资》的中方作者,是继金尼阁后完成西方语言学中国本土化的重要桥梁。文章从三个方面澄清了王徵在《西儒耳目资》成书、刊刻中的贡献,解决了《西儒耳目资》的作者问题。王徵在此书中独立撰写了《西儒耳目资释疑...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 王徵 金尼阁 语言学 中西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