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13)

作品数:12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文涛许秀文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月刊》《石家庄学院学报》《社会保障评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慈善汉代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思想社会保障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救助视角下的汉宣帝中兴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76-181,共6页王文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0BZS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项目编号:11&ZD091)的阶段性成果
在民间长大的汉宣帝,熟知民情,了解百姓疾苦,所以比其他帝王更加关心百姓。昭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为宣帝实施社会救助在政治和经济上提供了条件。他实行德治,重视农本,招抚流亡,减轻赋税徭役,尊老安贫,关心救助鳏寡孤独,宣扬孝...
关键词:汉宣帝 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仁政 民本 
明末募资修建河北献县单桥考述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67-70,共4页许秀文 王文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
河北献县单桥这座世界上最长的不对称石拱桥,是明代末期献县人民完全以民间力量耗时11年完成的巨大工程。当时的献县人民组建建桥会,明确人员分工,在当地和外地广泛募化建桥资金和物资。栏板望柱上勒石记载的捐资人员名单涉及2 800余人...
关键词:献县 单桥 捐资 慈善 
“大同理想”中的社会保障思想被引量:4
《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1期114-124,共11页王文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子课题"先秦至隋唐时期的慈善研究"
先秦至汉代,有许多向往和追求"大同理想"社会的议论,其中描述最完整、最详尽和最典型的是《礼记·礼运》中以孔子之名提出的"大同"社会设想。大同社会论的核心内容蕴含有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涉及老人救助、幼儿救助、失业救助、对鳏寡...
关键词:大同理想 礼运 社会保障思想 
“赈济”类词语与汉代社会救济——兼谈海量史料中的知识发现
《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71-76,共6页王文涛 
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2011年度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
把语义学研究引入历史学,是历史学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需要,也是继承中国古代文史不分的学术传统。考察"赈济"类词语从先秦至汉代的发展与变化,可发现现行权威工具书中缺载的一些知识,并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汉代社会救济以及语言与社会的...
关键词:赈济 汉代 社会救济 知识发现 
北朝赵郡李氏的家学传统与慈善被引量: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15-18,28,共5页许秀文 王文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
赵郡李氏是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佛教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赵郡李氏固有的经学传家的仁爱思想与佛教信仰的悲悯情怀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融合。李氏族人在这些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很多慈善活动,有利于缓...
关键词:北朝 赵郡李氏 经学传家 佛教慈善 
从元氏汉碑看东汉的祷山求雨弥灾被引量: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9-23,65,共6页王文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
汉代帝王将山岳与河流的祭祀纳入祭礼,使其成为国家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元氏汉碑中祭祀山神的文字正是东汉帝诏的反映。碑文记述了元氏县境内名山纳入国家祭礼和建祠祷山求雨的内容。祭祀元氏诸山神的费用主要出自郡县的地方财政,地方财...
关键词:元氏汉碑 祈祷山岳 求雨 弥灾 王家钱 
北魏孝文帝时代社会救助试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75-183,192,共9页王文涛 
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慈善通史"(项目编号:11&ZD09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0BZS013)的阶段性成果
孝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采取的一系列社会救助措施是太和改制的重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据《魏书》记载,从延兴二年(472)至太和二十二年(498)的27年中,孝文帝时代实施的社会救助措施多达116例。内容涉及灾害救助、贫困救助、尊老恤老、鳏寡...
关键词:北魏 孝文帝 冯太后 社会救助 慈善 
“慈善”语源考被引量:14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28-33,共6页王文涛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社会保障史研究系列"(10XNL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11&ZD091)
《魏书·崔光传》中的"慈善"不是"慈"、"善"二字合成使用的最早载录。传世文献和碑刻中都有早于《魏书》"慈善"的资料。大约在3世纪翻译的《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的"慈善"可能是最早的合成词例。"慈善"虽然首见于佛教经典,但慈善思想可以...
关键词:慈善 仁爱 佛经 义行 
先秦至南北朝慈善救助的特点与发展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13年第3期9-13,共5页王文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慈善通史”[批准号:11&ZD091]子课题“先秦至隋唐时期慈善事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10BZS013]阶段性成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和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慈善主张的提出、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思想因素尤为重要。先秦时期萌生的社会慈善活动及其思想,对后代慈善事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慈善救助 先秦时期 南北朝 慈善事业 思想因素 慈善活动 奠基作用 社会 
论汉代的社会保障思想被引量: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58-166,192,共9页王文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0BZS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国慈善通史"(项目编号:11&ZD091)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汉代社会保障内容丰富,以民为本是汉代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汉代社会救济思想包括贫困救济和灾后补救两部分,可以细分为养恤、安辑、赈济、调粟、放贷和节约等学说。仓储后备说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荒、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思...
关键词:汉代社会保障 社会救助 社会救济 宗教慈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