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ZS002)

作品数:8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谢开键朱永强李士祥粟坪李蕊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委党校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文化论坛》《黑龙江史志》《农业考古》更多>>
相关主题:清水江文书文书文书档案土地买卖分家析产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从乡土文献看清水江流域的林木保护——以天柱文书为中心
《农业考古》2016年第1期180-187,共8页林东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09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0BZS002)
清水江流域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当地木材贸易在清代盛极一时。在商业利润刺激下,当地人民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并在育林的过程中采取了林粮间作,结果不但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还保证了大规模、持续性的木材采伐,客观上维持了林地总面...
关键词:天柱文书 清水江文书 林粮间作 风水观念 乡规民约 
清水江土地买卖文书档案书写程式探析
《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9期96-97,共2页朱永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号:11&ZD09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10BZS002)研究成果之一;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2011RWXKYB045)阶段性前期成果
清至民国时期,土地私有权确立,土地买卖文书的书写程式形成固定的程式。清水江文书的书写程式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成为文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更好的了解与使用文书史料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清水江土地买卖文书档案为主线,概要介绍清代...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 土地买卖 书写 程式 
清至民国天柱农村地区土地买卖原因探析——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92-98,共7页谢开键 朱永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09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0BZS002]研究成果之一;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项目编号:2011RWXKYB045]阶段性前期成果
土地是中国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和经济来源。未在无奈之时,农民一般不会变卖土地。清水江流域存有大量的买卖土地文书,但其中写明具体变卖土地原因的较少。通过分析写明具体原因的文书,按出卖缘由对其进行分类,并加以考察诠释,可以知道天...
关键词:清水江文书 土地买卖 原因 天柱 
清水江分家文书档案考析被引量:3
《浙江档案》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谢开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号:11&ZD096]";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2011RWXKYB045)阶段性前期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10BZS002)研究成果之一
秦代以来,分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民间习惯长期存在。唐朝之后历代王朝,均将分家纳入国家法的范围。
关键词:文书档案 分家 清水江 考析 中国传统社会 民间习惯 历代王朝 国家法 
18至20世纪中期清水江地区分家析产探析——以《清水江文书考释·天柱卷》分关文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7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3-79,137,共8页李士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号:11&ZD096];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项目批号:2011RWXKYB045];国家社科课题:"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0BZS002]的阶段性成果
家庭分关文书是研究家庭兴衰沉浮和财产分配制度最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本文通过对90份清水江分关文书的深入考察,仔细探析了18至20世纪中期该区域家庭分关的具体原因、分配原则、分配方式,以及分配频率。通过本文可以看出清水江地区分家...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 分关文书 家庭 分家析产 
多族共生、边疆开发与跨学科视域——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罗正副 王代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10BZS002)研究成果之一
章从理论与研究路径上探讨清水江流域文明500年发展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认为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的视角应是多族共生与边疆开发;研究内容包括经贸、政治格局、语言、契约文书和建筑等多方面问题;研究方法为多学科合作与跨学科视...
关键词:清水江流域文明 多族共生 边疆开发 跨学科研究 
清水江下游宗祠的修建探析——以三门塘刘氏宗祠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122-125,共4页粟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10BZS002)研究成果之一
宗祠是一定社会下的产物,是中国宗法社会基层组织多功能公共场所。在贵州清水江流域,宗祠的出现意味着中原王朝对当地控制的加强,同时也是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一种融合。文中对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刘氏宗祠的修建进行了探析,认为主要基于...
关键词:清水江下游 刘氏宗祠 修建原因 
“酸汤话”研究述略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2期126-128,共3页李蕊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院级课题"黔东南酸汤话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500年清水江流域文明发展史研究"(10BZS002)
"酸汤话"是黔湘交界处一种颇具特色的汉语方言,对于它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前人的研究多停留在共时层面的描写,较少涉及历时层次的分析。在对其语音系统进行客观、细致的调查基础上,对其语言层次、系属归类等问题进行了进一...
关键词:酸汤话 研究 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