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WW019)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曾艳兵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国研究》《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诉讼》宗教自我社会无家可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一个情感伤口的象征”——卡夫卡与疾病被引量:1
《外国文学》2010年第6期120-127,共8页曾艳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04BWW019)
卡夫卡短促的一生与疾病密切相关。卡夫卡最终死于肺病,这种病似乎使卡夫卡的一生变得更有色彩和光亮。他在疾病中创作,在创作中表现着疾病。卡夫卡对疾病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他熟悉疾病更甚于熟悉健康。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疾病不仅直接...
关键词:卡夫卡 疾病 隐喻 
“文字的基督”:福楼拜与卡夫卡
《法国研究》2009年第4期6-14,共9页曾艳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04BWW019)
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明显地受到过福楼拜的影响,卡夫卡声称自己和福楼拜有某种血亲关系。作为精神导师,福楼拜将卡夫卡引领进了一条源于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又超越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道路。福楼拜是卡夫卡永远的诱惑,卡夫卡在福楼拜...
关键词:卡夫卡 福楼拜 精神之子 叙述文体 
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启示和意义被引量:2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50-55,共6页曾艳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4BWW019)。
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小说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其次表现为小说手法的扩展和丰富,最后卡夫卡给中国小说家提供一批可以借鉴和模仿的小说样本。中国新时期小说家之所以特别认同和钦佩卡夫卡,首先...
关键词:卡夫卡 新时期小说 小说观念 跨文化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及其创作被引量:2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26-31,44,共7页曾艳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04BWW019)
卡夫卡无疑是一个西方作家,但他对东方文化,譬如日本艺术、印度宗教,尤其是中国文化却情有独钟,他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已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但他一直生活在基督徒中...
关键词:卡夫卡 跨文化视野 中国文化 犹太文化 捷克文化 
法门内外——论卡夫卡的《诉讼》被引量:7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122-127,共6页曾艳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04BWW019)。
卡夫卡《诉讼》中的一切都笼罩在"法"之中,但小说中的"法"又不是一个内涵单一确定的概念,它包含着三个层面含义:首先,因为没有其他人控告约瑟夫·K,所以约瑟夫·K的原告就是他自己了。约瑟夫·K的自我控告了约瑟夫·K,正如卡夫卡的自我...
关键词:卡夫卡  自我 社会 宗教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卡夫卡的“归属”问题被引量:6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49-54,共6页曾艳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04BWW019)
卡夫卡,这位20世纪西方文坛的"怪才",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文学流派,他属于整个文学;他不属于某一民族,而属于超越了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的世界性作家。正是因为他自成一体,所以各种"主义"都从他那里获得了启示,各种流派都从他那里...
关键词:卡夫卡 “归属”问题 身份 超越 世界性 创作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