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40019)

作品数:24被引量:30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史本林朱新玉胡云川李红忠芦杰更多>>
相关机构:商丘师范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菏泽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研究》《高原气象》《河南科学》《自然灾害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冬小麦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干旱腹地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直管县(市)气象局局务规范化管理问题研究被引量:1
《管理观察》2018年第19期48-51,共4页张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19);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CMAGJ2015M36);河南省气象局;2017年度气象软科学研究项目共同资助
河南省气象系统开展的直管县(市)气象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了基层气象服务与行政效能,为县级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出现了重复劳动变多、单位内部矛盾加大等问题。本文从县级气象局内部管理层面,以标准化党建、局务管理...
关键词:直管 规范化 标准化 气象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以豫东为例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23期270-274,共5页张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40019);中国气象局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编号:CMAGJ2015M36);河南省气象局项目(编号:Z201401);河南省强对流创新团队和商丘市科技公关项目(编号:141061)
使用豫东地区代表站点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冬小麦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合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气候适宜度函数和农业生态区域法(AEZ),计算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和气候生产潜力,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冬小麦 气候生产潜力 产量 
中国1981~2014年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1期143-147,共5页陶苏林 戚易明 申双和 李雨鸿 周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19);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18;GYHY20130604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503)资助
利用1981-2014a逐日总辐射资料和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资料,确定我国逐日太阳总辐射DSRM-C模型(Daily solar radiation model-C)的时不变参数。利用该模型与气象资料,估算各站逐日总辐射,分析近34a总辐射的空间格局。并利用Ma...
关键词:太阳总辐射 日照百分率 气温日较差 模型参数 时空分布 
基于SPEI指数的近53年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2
《地理研究》2015年第8期1547-1558,共12页史本林 朱新玉 胡云川 杨艳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400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283);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15A180054;15A170011)
干旱在中国发生较为频繁,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基于1961-2013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分析了河南省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揭示了该地区干旱发生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干旱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SPEI...
关键词:SPEI 干旱发生强度 气象干旱 气候变化 河南省 
基于SPEI的豫东地区近50年干旱演变特征被引量:14
《自然灾害学报》2015年第4期128-137,共10页朱新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19);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32102310357;142102310299);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15A180054;15A170011)
干旱是我国发生最频繁、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积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基于1961-201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应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分析了商丘地区月尺度、季尺度和年尺度上的干旱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揭示了该地区干旱发...
关键词:商丘 干旱演变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干旱强度 
黄淮海平原典型农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变化分析——以商丘为例被引量:12
《地理研究》2015年第3期466-474,共9页李红忠 朱新玉 史本林 胡云川 张怡 赵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19);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32102310357;142102310299);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A170005);商丘师范学院2013年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2013GGJS08);商丘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1QN20)
为探明黄淮海典型农区冬小麦干热风灾害发生规律,以商丘为例,利用1963-2012年历年冬小麦生长后期的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近50年冬小麦干热风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了干热风发生次数与冬小麦单产的关系。结果表...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冬小麦 灌浆期 干热风 商丘 
气候变化对豫东冬小麦产区的综合影响被引量:10
《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2期336-339,共4页张怡 史本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40019);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编号:商(20093004);商(20103012)]
分析了豫东冬小麦产区近50年的水、温要素的变化趋势,通过数学统计与模型模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规律,预测未来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和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规律,探讨气候变化和干旱灾害对豫东地区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冬小麦 豫东 极端天气 干旱 产量 
基于MODIS EVI时序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被引量:2
《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9期4727-4730,共4页芦杰 娄玉钦 姚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40019)
基于MODIS EVI构建的时间序列谱,结合冬小麦生育期形态变化特征,提取了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结果表明,冬小麦在EVI特征空间中具有独特的序列谱相特征,返青期后冬小麦整体EVI表现为逐渐升高,EVI在开花期后下降,灌浆后期快速降低;采用...
关键词:MODIS EVI 冬小麦种植面积 EVI时间序列 EVI时序数据 
“三农”视域的微观经济单元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河南永城市为例
《河南科学》2014年第7期1350-1354,共5页芦杰 张竟竟 史本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40019);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YJC790272)
以河南省永城市所辖乡镇为研究对象,从乡镇经济的主体特征"三农"视角设计了微观经济单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乡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并结合土地利用评价聚类结果,应用GIS软件进行综合分区,将永城市分为中南...
关键词:三农 乡镇 土地利用 永城市 
夏玉米气候适宜度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商丘地区为例被引量:21
《地理科学》2013年第10期1277-1284,共8页史本林 朱新玉 胡云川 刘晓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400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YJCZH283);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A170005)资助
运用商丘地区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及气象试验站1971-2010年逐日日照时数、温度和降水量观测值,构建了玉米光照、温度、降水及综合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对1971~2010年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阶段的气候适宜度与综合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
关键词:气候变暖 玉米 气候适宜性 黄淮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