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820071)

作品数:7被引量:3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章正璋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现代法学》《法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请求权基础抗辩权占有保护请求权民法诉讼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陪葬文物所有权归属问题研究——兼论《文物保护法》第5条的理论基础与适用范围被引量:1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127-136,共10页章正璋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A82007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FX163)
陪葬文物并非抛弃物,亦非自然无主物,绝户之墓葬连同陪葬文物属于无主物。所有人不明之陪葬文物具备埋藏物之外表不可见以及所有人不明之要件特征,因此属于埋藏物。《文物保护法》第5条关于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
关键词:陪葬物 抛弃物 埋藏物 国家所有 私人所有 
占有保护理论与实践问题之反思
《学术界》2016年第5期61-70,共10页章正璋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物权法与侵权法对占有的二元保护机制研究"(13YJA820071);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占有保护疑难法律问题研究"(15BFX16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研究成果
占有保护请求权从性质上可以区分为两类: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而从具体的权利上看,占有物返还请求权、占有妨害除去请求权以及占有妨害防止请求权性质上属于物上请求权,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性质上则属于债权请求权。我国现行...
关键词:占有保护请求权 占有的权利推定 抗辩权 
占有之诉抗辩权问题研究被引量:5
《现代法学》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章正璋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物权法与侵权法对占有的二元保护机制研究"(13YJA820071);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占有保护疑难法律问题研究"(15BFX16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有请求一般就会有抗辩,针对占有保护请求权之抗辩权主要区分为8类,其中原告方面未曾占有某物、被告方面不存在侵占妨害占有的行为以及除斥期间届满等抗辩事由,其抗辩效果在于使请求权不成立或者消灭请求权,法官可以依职权予以释明。而...
关键词:占有保护请求权 抗辩与抗辩权 释明 
占有保护解释论的三个争议问题被引量:5
《比较法研究》2016年第2期62-73,共12页章正璋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物权法与侵权法对占有的二元保护机制研究"(13YJA820071);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占有保护疑难法律问题研究"(15BFX16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国《物权法》第245条有关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规范,是独立的请求权规范基础而非参引性规范,占有人有权直接依据该条规定请求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规范基础与归责原则存在本质区别。占有人返还原物请求权的一年期间性质上应该解释...
关键词:侵害占有 请求权基础 占有之诉 本权之诉 
论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责任被引量:4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166-172,共7页章正璋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物权法与侵权法对占有的二元保护机制研究"(13YJA820071)阶段性成果
侵害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之基础主要区分为罗马法模式、日本法模式、德国法模式和中国法模式。中国法模式下的侵害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统一,立法的抽象性、概括性程度较高,方便法律的检索与适用。但在法律规范的体系性、逻辑性方面明...
关键词:侵害占有 损害赔偿 请求权基础 归责原则 
我国民法上的占有保护——基于人民法院占有保护案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1
《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186-207,共22页章正璋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物权法与侵权法对占有的二元保护机制研究"(13YJA820071)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物权法采广义的占有保护立法模式,注重法律规范的完整性和实用性,赋予占有人从物权到债权四种不同的占有保护请求权。占有保护与本权保护兼容互补、互不排斥且无法相互替代,构成财产归属秩序从事实到权利的双重保护格局。当事人选...
关键词:占有保护本权保护 占有保护诉讼 
无权占有和间接占有的两个基本问题——与李锡鹤教授商榷被引量:2
《学术界》2014年第2期102-108,308,共7页章正璋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物权法与侵权法对占有的二元保护机制研究(13YJA820071)"的阶段性成果
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中一贯坚持占有是事实而非权利,无论是有权占有还是无权占有,甚或是权属不明或者权属有争议之占有,均可享受占有之诉的保护。除私力救济外,争议中的任何一方无权单方面改变占有之现状。赃款、赃物的追缴应该通过行政处...
关键词:无权占有 间接占有 占有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