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LC-52)

作品数:16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滕晶齐向华田康赵艳青刘呈祥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中医杂志》《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药学报》《四川中医》更多>>
相关主题:脉诊脉学脉象脉法中医脉诊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脉诊的取象比类原理被引量:2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1期15-16,共2页田康 齐向华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No.2012-LC-52);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202028)~~
脉诊的原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但是笔者在传统脉学和现代的脉学研究中发现,其二者都丰富地体现了中医的取象比类这一原理。文章通过介绍取象比类这一原理在传统脉学中脉象定病位、脉象的描述和主病,及其在现代脉学中心理脉象和微观...
关键词:取象比类 脉象 传统脉象 现代脉法 
浅析气机失调所致不寐的机理临床表现和脉象被引量:5
《四川中医》2014年第12期38-40,共3页方英嵩 滕晶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编号:2012-LC-52)
气机即气的运动。中医学认为,世界万物的生存与变化都蕴含在气机之中。本文从气机的角度出发,浅析气机失调所致不寐的机理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是由齐向华教授所创立的,通过长期的文献研究和临床摸索,齐向华教授将对脉...
关键词:气机失调 不寐 机理 临床表现 系统辨证脉学 脉象 
弦脉浅探被引量:5
《山东中医杂志》2014年第9期720-721,共2页刘艳丛 滕晶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编号:2012-LC-52)
从弦脉的脉象特征、产生机制、临床意义等方面对弦脉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弦脉 脉象特征 产生机制 临床意义 
“系统辨证脉学”体系的建构与应用被引量:8
《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第9期1639-1641,共3页滕晶 齐向华 刘呈祥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LC-52)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几千年来一直具有无法被取代的地位,但是脉诊"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自身特点使得其推广和传承遇到了难以逾越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齐向华教授创立了"系统辨证脉学"。"系统辨证脉学"学术特色独特,与"...
关键词:脉诊 系统辨证脉学 体系构建 应用 
系统辨证脉学“脉方证相应”规律应用举隅被引量:4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642-644,共3页刘英杰 齐向华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LC-52)
齐向华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融合古今医家的脉法,创立了以25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具有系统性与回溯性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并在"方证相应"的基础上归纳创新出"脉证方相应"的规律。通过诊察脉象,提取脉象要素,总结脉象特征,得出实实在在...
关键词:脉方证相应 规律 脉案 天麻钩藤饮 
清阳不及之厥证新治被引量:1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8期16-17,共2页金美英 张鹏 齐向华 
从"心中难明"到"心中易了"建构中医学专业实习生临证思辨模式的研究。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LC-52)
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但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1].厥证之记载,始于《内经》.《素问·厥论》:“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
关键词: 清阳不及 厥证 川芎 山茱萸 
寸口脉的脏腑定位被引量:4
《吉林中医药》2014年第6期541-543,共3页邱志皓 滕晶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LC-52)
脉象信息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寸口脉的脏腑定位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之后《难经》确立了寸口脉与人体上焦、下焦及中焦的对应关系,《脉经》进一步提出脏腑表里与寸口脉定位的关系等。现代医家对寸口脉脏腑定位的认识有2个方面:一...
关键词:脉诊 寸口脉 脏腑 
从中医整体观探讨脉诊信息的表达被引量:1
《中国中医急症》2014年第5期868-869,共2页滕晶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LC-52);山东省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2028)
脉诊能够从中医整体观的角度对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全面、准确和客观地信息表达。通过对脉诊形神信息、定位信息和疾病信息表达3个方面予以说明其整体性。由此说明,脉诊做为一个特殊窥视机体整体状态的窗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 整体 观脉诊 
《千金要方》脉法特点被引量:2
《中医药学报》2014年第5期153-154,共2页田康 齐向华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编号:2012-LC-52);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3G0021825)
隋唐时期的大量医学著作中,著名医家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具有丰富的脉学内容。其内容广征博引,切合临床,朴实无华,不尚空谈玄论,且多与方药针灸相合而论,其脉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千金要方 脉法 
《伤寒杂病论》之滑脉探析被引量:3
《吉林中医药》2014年第4期325-327,共3页郭伟训 滕晶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2-LC-52)
脉证并治是张仲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滑脉属于阳脉,多主食积、实热和痰饮等,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滑脉是六种基本脉象之一,多与浮、沉、迟、数等脉并见,形成复合脉,亦有一脉多证和一证多脉等情况。故临证时,要仔细辨...
关键词:《伤寒论》 《金匮要略》 脉学 滑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