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ZS009)

作品数:25被引量:13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瑞郑小春李甜陈希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巢湖学院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史》《江海学刊》《安徽史学》《史学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徽州宗族元代明清时期宗族清代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保甲制度推行与保甲组织编制被引量:1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97-105,共9页陈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07JJD7701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CZS009)
明清时期,徽州地方官和宗族、乡绅积极推行保甲制,并将保甲与当地的乡约、里甲、团练、宗族等组织相结合。在保甲编制过程中,既遵守朝廷设定的十进制原则,又执行官方倡导的"通融编列"等灵活性原则,组织编造了保甲门牌、十家门牌、保甲...
关键词:徽州 保甲 乡约 里甲 团练 宗族 徽学 
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与保甲推行被引量:7
《中国农史》2012年第1期88-103,共16页陈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07CZS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传统职业变迁与明清徽州社会人口流动研究>(07JJD770112)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保甲推行得到了当地宗族组织的支持与配合。徽州宗族推行保甲的举措主要包括:(一)在族内实行门房支派、家户、家丁等不同层级的轮流承管制度,以分担保甲之役;(二)通过摊派或鼓励捐助等方式在族内设立保甲银等固定基金...
关键词:徽州 宗族 保甲组织 保甲制度 轮充 朋充 社会控制 
雍正开豁世仆令与清代地方社会——以“宁国世仆”为中心被引量:10
《清史研究》2011年第4期60-75,共16页李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07CZS00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旅外徽州人与近代徽州社会变迁研究>(11CZS049)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利用新发掘的宁国府乡土文献,勾勒出"宁国世仆"这一贱民群体的历史脉络及其生活实态,分析了自雍正开豁世仆令颁布以来宁国世仆的出户历程,指出:世仆制度的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小姓对大姓的经济依赖,使其在社会地位上需...
关键词:宁国世仆 皖南佃仆制 开豁世仆令地方社会 
清代徽州境内大、小族对保甲组织主导权的争夺——以乾隆年间休宁县西乡十二都三图渠口分保案为例
《徽学》2011年第1期115-130,共16页陈瑞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7CZS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770112)的阶段性成果
清乾隆年间,休宁渠口汪氏族保内倪、朱、方、胡等小姓与渠口汪氏围绕分保、另设保甲组织所发生的争讼表明:徽州小族试图通过推动保甲组织设置的变更,以力争摆脱大族的控制。由于保甲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实施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和治理,宗族社...
关键词:清代 徽州 休宁 宗族 保甲组织 社会控制 
元代安徽地区的官学教育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93-197,221,共6页陈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77008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7CZS009)
元代在教育政策方面所作的调整,地方官、文人儒士等各阶层人士的主持和参与,都促进了安徽地区官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官学的校舍、图书资料等设施和硬件建设得到改善;学田得到收复或增置,办学经费筹措顺利,学校运转正常;地方官学教育体...
关键词:元代 安徽 官学 教育 
旌德隐龙方氏与清代徽州宗族组织的扩大被引量:7
《安徽史学》2010年第6期98-104,共7页李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07CZS009);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清末徽州教育研究>(2010SK045ZD)的阶段性成果
毗邻徽州的宁国府旌德县方氏,通过重修家谱和兴建统宗祠,在清代前期完成了宗族整合。但山区开发的进程造成各支派实力的消长,使得旌德方氏的统宗行为难以维系,并推动其大宗隐龙方氏加强内部整合和寻求象征资源。隐龙方氏通过与徽州方氏...
关键词:旌德 隐龙方氏 歙淳方氏 真应庙会谱 宗族组织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中的房长及其权力被引量: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84-93,共10页陈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ZS0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440574)
房长是族长之下徽州宗族领导层的重要成员,根据宗族内部分层管理的制度设计,他们对宗族内外事务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对所在房乃至宗族的内部管理和运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中房长的权力主要包括族内行政事务管理权、族内经...
关键词:徽州 宗族  房长 宗族法 
从繁盛走向衰落:咸同兵燹破坏下的徽州社会被引量:17
《中国农史》2010年第4期88-99,共12页郑小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FX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7CZS009)的中期研究成果
徽州是遭受咸同兵燹破坏最为深重的一个地区。长达十余年的激烈战火,给徽州人口、经济等造成了严重破坏和深远影响,徽州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由盛转衰时期。对于徽州社会的破坏,清军和地方团练无疑是祸首,太平军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徽州社...
关键词:咸同兵燹 徽州 人口 经济 
中国家谱研究的一部新力作——评王鹤鸣先生著《中国家谱通论》
《安徽史学》2010年第3期126-128,共3页陈希红 陈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控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7CZS009
关键词:中国家谱 家谱研究 力作 政治功能 人物传记 历史学 伦理功能 社会功能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合同条约的控制功能
《徽学》2010年第1期152-176,共25页陈瑞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7CZS0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0440574)阶段成果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成员为了完成官府交办的差事以及处理宗族内部事务而订立了大量合同条约。这些合同条约皆属因事而订立,目标针对性强,对于合同条约的签订人、相关当事族人及利益相关方等各类行为主体皆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控制作用...
关键词:明清时期 徽州宗族 合同条约 控制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