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ZD038)

作品数:13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史鸿文刘成纪王保国张敏谈新敏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学术论坛》《美与时代(创意)(上)》更多>>
相关主题:中原文化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形成地理变异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中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动力和途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23-27,共5页谈新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编号:05&ZD038)
中原传统文化向现代的创造性转换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中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的动力之源;植根于中原文化传统走"溯本开新"之路,立足中原...
关键词:中原 传统文化 转换 动力 途径 
农耕环境下文化价值的考察——以中原地区的泥玩具为对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62-68,共7页张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05&ZD038)资助
以中原泥玩具为切入点,考察农耕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选取了淮阳泥泥狗、浚县泥咕咕和豫西泥娃娃为个案,指出泥玩具不仅作为玩具存在,而且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独特性的体现。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未来的社会发...
关键词:中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玩具 农耕环境 
河南地方戏曲的危机及对策被引量: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30-33,共4页李俊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5&ZD038)阶段成果
河南地方戏曲有着辉煌的传播史、发展史,剧种之多、流传之盛、戏曲资源之丰富,全国很多省份都难以企及。但河南的民间剧种也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文章对河南地方戏曲的存在意义、危机现状、濒亡原因等加以分析和论述,进而提出若干建设性...
关键词:河南地方戏曲 戏曲危机 剧目改革 综合治理 
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被引量: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63-66,共4页史鸿文 蒋帮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05&ZD038)阶段成果;首席专家:高丹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承载空间。中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内容构成,它几乎涵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涉及的各项内容。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
关键词:中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精神 
建设一种文化生态——以陕县张村地坑院为例被引量:2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8年第4期54-59,共6页张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05&ZD038)阶段成果
地坑院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包含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地坑院本身融合了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我们不仅应当寻求对...
关键词:文化生态 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 文化因素 民间传统文化 民居形式 多样性保护 发展模式 文化资源 文化遗产 
教化的政治与政治的教化——传统中原政治文化传播模式探析被引量:7
《学术论坛》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王保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度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05&ZD038)的阶段性成果
至少在北宋以前的历史上,中华文化史是以中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依托而展开的。中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儒家文化为基本框架,融道、儒、法、释为一体的政治文化。主张"教化为先,刑罚为辅"的理念,因此,其政治教化过程,又是对以儒家文...
关键词:中原文化 政治教化 文化传播 
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被引量:8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44-48,共5页刘成纪 
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05&ZD038)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文化实利主义倾向的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性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利益长期成为地域文化论述的主导性动因,此类成果大多视界狭窄、学理性严重不足。我们认为,地域文化研究有两个基本前提:...
关键词:地域文化 南北之争 成因 价值 
关于中原文化的三个基本问题被引量:1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73-77,共5页刘成纪 
高丹盈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05&ZD038)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原文化成为国内地域文化研究的新热点。但关于这一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却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澄清,如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划界问题,"中原"概念的形成、变异对中原文化定位的影响等。中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地域文化 中原 历史形成 地理变异 
从中原文化看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动因被引量:9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史鸿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05&ZD038)阶段成果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发展与完善,与中原文化精神的厚重积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在以下方面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原文化中天人关系的新发展、中原文化优秀品质的自然接续、中原民间伦理的社会化践履与更张、中原民生意识中利益...
关键词:中原文化 红旗渠精神 历史动因 
主持人语: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研究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1,共1页高丹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原文化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05&ZD038)阶段成果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发展 中原文明 精神建设 主持人 多民族国家 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