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8DWW014)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茜阎保平戴小兰闫保平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连大学学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德州学院学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法国象征主义心灵象征主义思维模型诗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法国象征主义三诗人的心灵思维模型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阎保平 刘茜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08DWW014)
通过经典作品的文本解析探索前期象征主义采用复杂立体的模型思维呈现人的内部世界的艺术方式。波德莱尔的思维模型展现了另一世界充分真实的东西;马拉美通过多种思维模型创造诗的"心灵之境";兰波借助心灵"幻化模型",创造出前所未有的...
关键词:象征主义 心灵之境 思维模型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梦幻叙事的隐喻性思维
《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闫保平 戴小兰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08DWW014)"现代主义文学思维艺术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娴熟地运用梦幻隐喻思维方式,在人的世界复杂性、深邃性描写方面独树一帜。他通过梦幻折射现实,呈现内心,隐喻重大深刻的人生哲理,把生活的荒诞、思想的谬误、生命的感悟变化为多声部的"交响乐"形式,为小说叙事独辟蹊...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梦幻叙事 隐喻 
马拉美《一个牧神的午后》的“灵境”解读
《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86-88,共3页刘茜 阎保平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08DWW014)
马拉美在《一个牧神的午后》中通过梦境、乐境、语境三种艺术方式的合而为一,充分表现了他对诗歌"纯粹的本质"的刻意追求,显示了他捕捉的艺术之美是一种流动的、不确定的、转瞬即逝的心灵境界。
关键词:马拉美 《一个牧神的午后》 灵境 
论喜剧文学的美学品质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9-62,共4页阎保平 刘茜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8DWW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喜剧的美学品质在于:喜剧与悲剧是异体同源的艺术体裁,它们的精神是人类生命的内省意识,喜剧的"笑"与悲剧的"泪"相反相成,互相融会,喜剧的笑隐含着伟大的悲剧精神。喜剧产生于社会的民主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类生命追求平等、自由和爱的精...
关键词:喜剧文学 美学品质 悲剧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