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944)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振谦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论丛》《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道教称谓谪仙宋代文人陈师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黄庭经》对陆游的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7-131,共5页张振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10JYC7511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0944)
《黄庭经》是宋代颇为流行的道教经典之一。陆游与道教关系密切,道学修养深厚,《黄庭经》对其影响相当深刻。我们从陆游的诗文中发现,陆游对《黄庭经》是了解和熟悉的。从陆游的养生思想、生活心态、文学创作等方面也可看出《黄庭经》...
关键词:陆游 《黄庭经》 道教 内丹养生 
古代诗学视阈内的“野”范畴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张振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JYC7511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094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GD10YZW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野"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先秦时期,儒家之"野"与"文"、"礼"相对,侧重人性伦理;庄子之"野"与自由、自然相通,强调质朴的自然形态。在魏晋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庄子之"野"开始运用于文学批评,成为诗学审美范畴。司空图《诗品》中...
关键词: 范畴 庄子 野意 疏野 
宋代文人“谪仙”称谓及其内涵论析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147-151,共5页张振谦 
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道教文化与宋诗研究"(10JYC751127);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00470944);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GD10YZW03)阶段性成果之一
"谪仙"称谓缘自道教神仙观念,这一称谓因用于李白而具有了诗人意义。宋代文人广泛借用"谪仙"称谓,这与他们的道教信仰、诗才学识以及对李白的崇拜有关。狂傲、贬谪和诗才是宋代文人对"谪仙"概念基本内涵的确认。"谪仙"因此也成为宋代诗...
关键词:宋代文人 “谪仙” 道教 李白 
陈师道“换骨”说发微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80-85,共6页张振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道教与宋诗关系研究"(20100470944)
宋代诗论中有两种"换骨"说,即黄庭坚提出的"夺胎换骨"法和陈师道提出的"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的诗论主张。前者源于佛禅话语,是以禅喻诗的著名诗论;后者出自道教内丹学说,是以仙道论诗的典型诗论。陈师道"换骨"说与黄庭坚"夺胎换骨"...
关键词:陈师道 “换骨”说 黄庭坚 “夺胎换骨”法 
试论“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之内涵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98-103,共6页张振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0470944)
黄庭坚“夺胎换骨”法与陈师道《次韵答秦少章》诗中提出的“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是宋代诗论中两种不同的“换骨”说。前者源于佛禅话语,是以禅喻诗的著名诗论;后者出自道教内丹学说,是以仙道论诗的典型诗论。陈师道“换骨”说...
关键词:“学诗如学仙 时至骨自换” “换骨”说 道教内丹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