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21-1949)

作品数:68被引量:20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卢毅王明亮杨林香陈矩弘陈一收更多>>
相关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八桂侨刊》《上海党史与党建》《毛泽东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中共抗战时期毛泽东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实践品格、思维方式与价值诉求被引量:1
《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2期4-12,189,共10页宋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学思想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9)”(21&ZD255)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与发展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思想革命。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美学或艺术哲学的创立与发展,实现了世界美学史与艺术理论史上一次伟大而深刻的理论变革与范式转换。只有从“范式革命”的视域出发,理解和把...
关键词:马克思艺术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论艺术哲学 解放美学 
“精干化”:中共“党团”领导机制演变研究(1921—1945)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23年第3期84-91,共8页江明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团制度研究(1921—1949)”(19CZS053)的阶段性成果。
“党团”是中共领导非党组织的重要制度设计,在革命实践中党团逐渐由临时机构变为常设组织,由党支部和上级党团共同领导变为不受二者直接领导的独立机构。党团成立范围由非党组织的机关调整为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党团成员由非党组织中...
关键词:党团 中国共产党 精干化 党政关系 
从“全党办报”到“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国共产党办报理念的新时代创新被引量:10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4期5-16,126,共13页胡雪莲 秦利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共中央机关报标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话语的演化研究(1921-1949)”(项目编号:20BDJ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全党办报”宣传理念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新时代,习近平提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新理念新战略,是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党办报”宣传理念的继承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理论在网络时代的...
关键词:中共二十大 全媒体传播体系 全党办报 墙报 网络媒体 
艺术学历史化:一种艺术史哲学的思考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23年第2期37-43,共7页谢纳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9)”(项目编号:21&ZD255)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外艺术学学术史表明,艺术学与艺术史、艺术理论与艺术历史之间始终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争执与博奔,其中,究竟是艺术学理论化还是艺术学历史化,如何处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直是艺术学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的难题。从方法...
关键词:艺术史 艺术史哲学 艺术学历史化 艺术学理论化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艺人民性的理论逻辑和当代意蕴被引量:15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3期29-39,I0002,I0003,共13页谢纳 宋伟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学思想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9)”(项目批准号:21&ZD255)的阶段性成果。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具有宏阔历史视野、伟大历史意义和重大历史价值的时代命题。这一时代命题,运用历史辩证方法,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合为一个总体性命题。何为现代化?何为中国式现代...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文艺方向 文艺人民性 
华侨与抗战文化运动的缩影:昆明华侨书店研究被引量:1
《八桂侨刊》2023年第1期29-35,92,共8页付潇仪 王明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海外统战宣传模式与经验研究(1921-1949)》(项目号21BDJ081)阶段性成果。
1941年“皖南事变”后,由泰国归侨创办的华侨书店在抗战文化堡垒之一的昆明落地。在中共地下党和各界民主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昆明华侨书店积极发展自己的文化出版事业,出售进步书籍,支援中共的抗战文化运动,聚集了一批知识分子和进步读...
关键词:华侨书店 抗战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 
数字藏品与“元宇宙”身份标识:电影衍生品的数字化布局被引量:2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陆佳佳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电影刊物与早期中国电影产业史的互构(1921-1949)”(项目批准号:21CC1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数字藏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属性决定了其“元宇宙”身份标识的核心逻辑。区块链技术中不可篡改性的特性,同时赋予数字藏品与电影融合中独特的衍生品数字化布局景观:即在电影发行层面,不断完善版权保护的基础上持续刺激电影后产品/衍生品...
关键词:数字藏品 电影IP 数字化布局 
“战后的中国”:全面抗战期间国统区新闻学的构造维度
《新闻大学》2023年第2期68-77,119,120,共12页朱至刚 郭冲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研究(1921—1949)”(22CXW003)。
全面抗战期间,国家面临的空前危机亦被时人视为重构中国社会的重要契机,“战后的中国”逐渐成为时人的重要期待与想象。在这一时期国统区的新闻学构造过程中,此类构想起到顶层框架的作用。在这一共同框架下,学理构造的差异映射出政治立...
关键词:抗战 新闻学 战后的中国 新闻理论 
中国共产党影像外宣的历史演进及其制度化被引量:3
《新闻大学》2023年第2期78-88,120,共12页夏羿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图像宣传史研究(1921-1949)”(20CXW005)。
考察中共早期影像宣传历程,发现外宣不仅是发端、而且是不断被强化的关键性因素。此实践路径最终被落实为制度,构成了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特征,并影响至今。1930年前后,中共及左翼人士广泛涉足影业,造就了他们立足统战的群体特征,积累起...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对外宣传 影像媒介 制度化 
中共中央党媒从刊到报的转变及意义(1921—1949)被引量:3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47-57,共11页胡雪莲 杜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共中央机关报标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宣传话语的演化研究(1921—1949)”(20BDJO5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报党刊经历了从报、刊未分到报、刊分野,从以刊为主到以报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共中央正式办报缘起于党的六大,始于创办鼓动性刊物《红旗》与地方性日报《上海报》,并于1930年8月将二者合并为首份中央机关日报...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党报 党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 《解放日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