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0YS92)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美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研究》《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性善论性善孟子思想自然存在圆融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士者的担当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20-23,共4页郭美华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哲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1CZX03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0YS92)的中期成果
在为利益与权势扭曲的世界,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一诘问的本质何在?其真意彰显在孟子“羞比管晏”、“好辩”与“愿学孔子”的生存抱负之中。
关键词:孟子 孔子 道性 道义 
无蔽之心与善的意蕴——论张栻《癸巳孟子说》对孟子道德哲学的诠释
《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121-129,共9页郭美华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哲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性善论的两种进路研究"(项目批准号:11CZX03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近三十年来港台与大陆孟子研究比较"(项目批准号:10YS92)的阶段性成果
围绕本心和善,张栻对孟子道德哲学的理解,突出了整体性和力行两个方面,强调本心是源初绽放与觉悟的统一,避免了生物主义和理智主义的抽象。他从心物一体、心身一体和人己一体来说明孟子哲学中的整体性,尤其从"可欲之谓善"——由基于力...
关键词:本心 无蔽之心 整体 过程  
“一本”与“性善”——论戴震对孟子道德本体论的圆融与展开被引量:7
《哲学研究》2013年第12期40-46,共7页郭美华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哲学"规划项目;国家社科青年项目(编号11CZX03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编号10YS92)的中期成果
胡适曾评论说,戴震是八百年来中国思想史上与朱熹、王阳明并列的三个极重要人物之一,甚至说他是朱熹之后的第一个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参见胡适,第139、144页)戴震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博采六经、孔孟之言所作的思考之中,尤其...
关键词:道德本体论 孟子思想 性善论 戴震 自然存在 圆融 中国思想史 道德与自然 
道德与生命之择——《孟子·告子上》“鱼与熊掌”章疏释被引量:6
《现代哲学》2013年第6期110-117,共8页郭美华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哲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ZX037);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0YS92)的中期成果
从生命哲学角度来理解《孟子·告子上》"鱼与熊掌"章,"舍生取义"显示的是经过想象性故事情境以获得道德纯粹性体验。它并不突出抽象的普遍原则与先天道德本体,而是强调了在心事相融的具体行事活动中主体的能动选择及其自由行动,乃是生...
关键词:道德 生命 想象性故事情境 道德纯粹性 具体行事 明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